山东省青岛市食药监局公布25批次食品抽检结果7批次样品不合格 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红鸡蛋)核查处置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明年或通过验收 “几分钟看完电影”是否构成侵权? iPhone8或将支持人脸识别 苹果已申请人脸识别专利 贵州省质监局抽查147个批次烟花爆竹产品不合格7个批次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3批次花生油检出黄曲霉毒素B₁ “表情包经济”需解版权之困 内蒙古通辽市一品牌葵花油不合格 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闭幕 创历届之最 汽车广告疑“撞脸”电影海报营销盛宴中版权“躺枪” 新疆抽检:大漠古海冰泉等5批次饮料不合格 江苏徐州市财政局出台市级知识产权(专利)资金管理办法 “甘”字商标引发水烟侵权纠纷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市场监管局:3批次白酒抽检不合格 食药监总局通告6批次食品不合格 沃尔玛大润发有售 陕西宝鸡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知识产权管理新时代,知库宝2.0为你领航 国家食药监总局通告7批次食品不合格 日本拟修改著作权法打击盗版 惩治盗版提供者以保障著作权 兰州城关工商销毁百万假冒伪劣商品 涉161个品 探讨农药专利的保护制衡与补偿机制 盗版链接引纠纷 打击盗版非一日之功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质检总局:苹果必须改正“只保一年”违规行为 广东惠州成功举办知识产权证券化推广活动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饮料样品68批 不合格2批次 标称四川省三汇汇娇酿造厂生产的1批次香醋(酿造食醋)抽检不合格 工商总局:九类主体将进最严格失信企业“黑名单” 山东省质监局抽检润滑脂产品28批次 1批次不合格 陕西西安硬科技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食品安全违法失信“黑名单”发布 旗下公司鞋款涉侵权 法官称伊万卡·特朗普必须亲自出庭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酒类产品抽检不合格 夏普在美对海信提起诉讼 控告其智能电视侵权 河南省商丘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5批次 不合格4批次 八环公司一产品获发明专利 江西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 姚明代言成被告 虚假广告如何处罚 美国举行2020年《特别301审查》听证会 电商法:中国电商的“成人礼” 亚马逊被批纵容假冒伪劣产品在其平台上进行销售 给知识产权上保险!北京首次试点,142家科技企业“尝鲜”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等“把脉”专利事业发展 天津市:抽检休闲帽商品3批次不合格 广西河池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显成效 澳大利亚烟草法未提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药监局曝光28批次不合格食品 河南省质监局:4批次复混肥料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纺织业:知识产权作支撑 织就发展新蓝图

纺织业,是一个曾经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曾经因为技术密集度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而一度走向濒危的传统产业。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本世纪初的2001年,我国共有大中型纺织企业1837家,其中设有专门研发机构的纺织企业仅为348家,占比不足20%;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进一步减少到了300家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直到2004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纺织产业年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量才首次突破1万件。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10年来,纺织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势和爬坡转型的压力,在新的机遇下,只有坚持以技术变革引领行业创新,才能真正成为纺织强国。”高勇所说的这个“新的机遇”,就是指日前我国印发的《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该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并推动一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以知识产权作为重要支撑,织就行业发展的新蓝图,成为了纺织业界的共同心声。

现状:发展遭遇瓶颈

实际上,仅从《规划》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纺织业过去5年来的发展“看上去很美”: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8.5%、9.2%和11.5%,2015年利润总额超过3800亿元。然而,另外一组略显“尴尬”的数据统计也值得人们关注: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业,其相关专利申请总量不多、质量不高,2014年我国专利申请中纺织业的专利申请只占总量的1.74%,远低于通信、医药等产业,更遑论体现出支柱产业的地位。

“虽然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其整体上还是以代加工(OEM)为主,产品档次水平不高,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相对缺乏,技术发展以跟进模仿为主,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勇的一席话指明了纺织业目前遭遇的发展瓶颈:缺乏核心知识产权。

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低成本已无法成为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很多企业陷入了“卖得越多、赔得越多”的尴尬境地。而跨国集团对中国企业适时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也对国内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造成了阻碍。例如在业内影响甚广的日本兄弟株式会社诉上海、乐清两企业涉嫌侵犯缝纫机设备发明专利权的诉讼中,中国的纺织企业被判赔偿18万元。对此,代理了该案的上海市一平律师事务所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日企仅在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就超过200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00件。抛开诉讼策略不谈,单是从专利数量和质量对比上,日本企业就已占据上风。”

有关专家指出,从知识产权的积累和运用策略来看,纺织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摆脱了依靠低价劳动力和资源粗放发展的模式,发展成为“高精尖”的技术。因此,对于中国的纺织企业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升级,积累核心专利、打造自主品牌。

出路:创新引领变革

在此次出台的《规划》中,专门提出了纺织业创新发展目标,即大中型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以此实现纺织工业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而打开通往这条出路大门的钥匙,则是知识产权。”浙江杭州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告诉本报记者,万事利集团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形成了现代数码纺织、新纤维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生态染整和新型丝绸书制作工艺这四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累计提交国内外专利申请超过百件,并将专利嵌入标准之中,主持或参与制定了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依靠知识产权的支撑,万事利集团目前每年能够开发新产品320多个、设计新花型3500多种、设计品牌女装850多款。

与万事利集团同处一省的浙江飞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飞跃集团),也在近年来通过实施专利战略,努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抢吃“头口水”。在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看来,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没有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就会受制于人,就永远不能战胜对手,更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在专利战略的指引下,早在2008年前后,飞跃集团针对国内外缝制设备生产技术和产品档次差距的严峻现实,制定了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通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飞跃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机电气一体化自动开袋机、高速电子套结机、高速电子钉扣机等拳头产品相继而出,受到用户广泛好评。此后,飞跃集团又把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与缝制设备相结合,实现了机械、电子、电脑、光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完成了传统纺织企业向现代化综合发展的转型。

有关专家指出,《规划》的出台为纺织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一批如万事利集团、飞跃集团这样的领军企业的实践,也进一步凸显了知识产权在引领纺织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面对未来,中国的纺织企业更应推动技术、管理、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全创新”“大创新”,一方面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另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此增强行业软实力,织就行业发展新蓝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