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出口量大增,或面临专利挑战 国产手机“出海”搭建专利“护城河”是关键 浙江温州市抽检人民币鉴别仪产品20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北京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 调解机制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西部县域培训会议在成都举行 山西省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山药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6号) 萨尔瓦多知识产权局向用户推出POS付款服务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商系统立案商标侵权案10873件 江西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48批次 不合格12批次 用大数据和智能化自动比对,假冒绍兴黄酒现形 中国企业可通过哪些途径提交海外商标注册? 日本大阪Forming防松脱螺帽的摩擦环构造通过专利认证 贵州六盘水市市场监管局:1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商标侵权判断标准》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吉林省长春市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303批次样品不合格10批次 陕西岐山县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7批次 3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滁州再添7个不过关小区物业 不合格达30个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15批次电动牙刷5批次不合格 江西省九江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卷烟行为 2016年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223起 对微信售假小程序不能满足于短期治理 直播间购物乱象频出维权难 确定侵权主体是关键 陕西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地理标志保护与运营实务培训会 外媒:误信自制酒能杀死新冠病毒 多米尼加至少109人因假酒丧生 浙江乐清市生产小作坊7月份抽检 2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神器成“杯具” 李逵打李鬼 短视频平台莫把版权监管当儿戏 专家给第三方平台治理盗版开"药方" 信息企业成我国PCT专利申请主要力量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泥鳅、牛肉等9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拒绝重审“UGG”商标纠纷 撕下假创可贴掩盖的假冒伪劣“伤口” 伪劣3D眼镜 让你的眼睛伤不起 记者调查:剧本杀原创剧本频遭剽窃 作者鲜有维权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1批次输水管产品不合格 科技部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京联合举办研修班 深圳罗湖查扣6家服装店1800余件假冒品牌服装 福建:“至尊世家”休闲裤等22批次鞋服不合格 山东济南公布首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办理指南 苹果被判侵犯威斯康星大学专利 或赔偿8.6亿美元 延伸知识产权审判职能 省法院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上半年网络音乐市场营收25.4亿 版权规范推动行业增长 日本知名企业联手中国企业共同研发尖端材料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2批次羊肉克伦特罗超标 陕西省食药监局发布不合格食品公告 西安人人乐和永辉超市上榜 陕西汉中镇巴县市场监管部门迅速查办一起涉嫌侵犯“镇巴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案 摩洛哥版权局庆祝非洲版权日 发改委近期将发布“双11”期间信用建设工作部署 何本芳:“职业打假人”只是需要换一种形态存在 宁波海关查获商标侵权大案

APP创业者寻求专利保护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缩写,其中文含义指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基于APP产业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国家也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APP产业健康、蓬勃发展的优惠政策。

APP知产保护话题引发关注

与此同时,有关APP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题也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一个APP从产品创意到页面设计,再到大规模推广,几乎每个过程都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APP页面内容、设计、美工等涉及版权问题,如果相关内容被他人抄袭就可能会构成版权侵权,“大众点评”APP就曾向“食神摇摇”APP主张过类似的版权侵权。当然,除了版权法,权利人还可以通过商标法来保护APP,诸如在“微信”、“嘀嘀”等商标案件中,一系列与APP商标有关的争议,引发社会热议。

然而,无论是版权法还是商标法,它们都无法保护到APP的核心功能,因此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就版权而言,如果侵权者改变了APP的页面设计,但依然模仿原创APP的功能,便可以绕开版权法保护;就商标而言,如果侵权者改变APP的名字,就可以绕过商标法保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APP的创业者们开始寻求APP的专利保护,试图通过专利法来保护APP的核心思想与功能。

哪些APP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法上没有专门关于“APP”专利的分类,与其相关的是时下备受瞩目的计算机软件专利和商业方法专利。从本质上讲,它就是一个计算机软件。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APP旨在实现一种商业方法。APP专利与商业方法专利虽不是同一概念,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基于APP通信、金融、管理、娱乐等方面的专利已经落入到商业方法专利的范畴,有关商业方法专利的研究成果对研究APP专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然而,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APP专利的时候,则不能简单地用“计算机软件专利”或者“商业方法”专利来概括,而是要根据现行《2015国际专利分类标准》具体确定其专利类型。国际专利分类标准向来主要是依据技术手段(或技术类型)来对专利进行分类的。就实现APP功能的技术手段而言,涉及APP的专利主要属于“G06Q”分类。

我国APP专利在2003年之后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在2015年APP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万件,达到峰值。但授权数量却极少,2012年最高,还不足600件,这说明绝大多数APP专利申请最终并没有被授权。这也让众多APP设计者们备感困惑:APP是否能够受到专利保护?APP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授予专利?

2009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方式”作出尝试性规范,但由于缺少法律的明确定位,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APP能否申请专利,以及如何申请专利”等重要问题并没有给予准确回答。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6月份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研究商业方法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列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创造性”标准难衡量

由于缺少专门的规范,APP专利申请时只能参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指南》中最相近似的规定。APP的各项功能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完成,因此可纳入计算机软件专利范畴。按其规定,APP如属于“纯粹的智力规则”则被排除在专利授权范围之外;如属于一项“技术方案”则被纳入专利授权范围。但在APP个案中如何判定“纯粹的智力规则”或是“技术方案”还有待于出台专门的、更加细化的标准。

在对我国681件涉及商业方法专利复审案件驳回理由分析后,以评述专利创造性为驳回理由的占19.53%,以评述专利客体为驳回理由的占74.6%,以“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为驳回理由的占1.17%。在涉及APP等商业方法专利案件审查时,在评述创造性的比例方面,我国知识产权局(19.53%)远远低于美国专利商标局(88%)和欧洲专利局(69.3%)。如此直接根据公知常识作出判断,缺少对其创造性的评述,缺少引证文件的论证的审查方法,势必导致驳回决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不足。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新颖性”、“创造性”是发明专利授权的重要条件。与其他类型专利相比较,APP专利的新颖性是较难查询对比文件的,它一般不会记载于申请日之前的文献(论文或出版物)中,所以判断APP的新颖性则是其审查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创造性”是APP专利被授权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涉及APP专利时,问题会变得复杂,它既涉及计算机程序领域,又涉及商业方法领域,那么,这里“创造性”的标准是什么,是计算机技术的创造性或是商业方法领域的创造性,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规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