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泗水县春天鸿葡萄酒公司酒抽查不合格 陕西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餐饮食品5批次不合格 陕西西安市高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7批次食品 不合格2批次 微信里卖假药 专坑“圈”里人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5类食品470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0批次 从“土豆之道”看商标之道 陕西眉县市场监管局抽检181批次食品 2批次不合格 擦亮广东湛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 银川市食药监公布上半年餐饮违法典型案例 重庆123火锅等77个餐饮服务单位榜上有 新疆抽检:2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 海口市民质疑府城无商标和生产日期的现榨花生油 贵茶公司“绿宝石”喜获“贵州省著名商标” 辽宁营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举办企业商标品牌业务培训 “蚕丝被”多假冒?烧出松脆黑色颗粒为真 Australian Made:中国代购,小心在澳大利亚买到假货!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企业发展创新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中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 用“专业外脑”给知识产权更“专业”保护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七成知识产权案涉及著作权 北标知识产权:又见“傍名牌”,商标侵权为何屡禁不止? 山西省太原市食药监局抽检53批次餐饮食品1批次不合格 全省首个!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联络服务站在山东青岛自贸片区启用 辽宁3批次白酒不合格下架、召回 日本起诉中国TCL手机侵犯其专利 辽宁沈阳市质监局抽查办公椅20批次合格率为90% 安徽省涡阳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韭菜初检不合格 陕西省三原县市场监管局抽检28批次食品 3批次不合格 山东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43期) 广州未发现滑石粉瓜子 多为细菌指标不合格 中国专利申请数量 首超欧、日、美、韩总和 柴海涛副主任赴浙江调研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工作 云南省昆明市食药监局抽检粽子64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安徽芜湖有效注册商标总量 突破10万件大关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73期) 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指导意见 白酒质量实现全程可追溯 吉林省知识产权周活动启动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61批次饮料 4批次不合格 《2013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计划》出台 山西省阳泉市工商局:2批次办公桌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湖南省质监局:13批次电线电缆产品抽检不合格 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知识产权大会在韩国召开 美宣布推迟科技巨头反垄断听证会 山西运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创建活动 随着APP的“走红”,移动APP成电子书盗版重灾区 山东泰安市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湖北阳新首个中国驰名商标诞生

代购药品“水很深”即使是销售真药也是“卖假药”

代购来的海外药品,因为缺少监管,往往真假难辨。而即使是销售真药也是“卖假药”行为——

代购药品“水很深”,买卖都有大风险

近年来,随着“跨境消费”热潮的兴起,代购海外药品也像代购化妆品一样迅速发展,由于利润可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药品代购的行列。但是这些私自代购的海外药品实则属于“未经批准生产、进口”的药品,按照我国法律,这属于售卖假药的行为。

天宁区检察院近日通报,今年以来,该院共受理涉及代购销售假药犯罪案件24件40人。其中,还不乏一些商家打着“代购”旗号销售来源不明的假药,“地下美容院”是此类情况的重灾区。而消费者使用这些非正规途径、没有监管的药品,自身也需承担很大的风险。

典型案例

代购正品婴儿药,没想到是“卖假药”

一位开母婴店的妈妈被起诉小林原是一位全职妈妈,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在家。2015年,小林为了补贴家用,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母婴店,销售的均为国产的手续齐全的婴幼儿服装、食品、药品和日用品,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随着身边的小姐妹经常托人从日本、美国等地带婴幼儿药品回来,小林这才发现了商机,原来这些主打“无依赖性”、“无抗生素”、“无激素”的进口货才是时尚妈妈的心头好。

有需求就有市场,小林想到好友小文因工作性质时常要出国,拜托她带几盒药应该不是难事,因为是熟人,进货渠道也放心。于是,小林平日里就开始暗暗留心身边小姐妹的需求,然后将需求最多的几种药品告知小文,让小文代为购买后,快递至自己的母婴店,上架销售。赚的差价,两人按比例分账。

由于货源少,这些进口药一时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为了拓展销售额,发展潜在客户,小林转型为微商,定期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新品,或发布老顾客85折优惠等信息。这一新业务的开辟,让小林看到了致富的前景。

然而,在区市场监督局组织的一次督查中,小林由于既无药品经营资质,又没有药品进口手续,且这些药品也无合法批文,所以这些药品被认定为假药,而小林已涉嫌刑事犯罪。

得知这一结果的小林悔恨万分,称自己确实不是故意为之,仅仅是因为不懂法律,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我一共销售了8瓶MUCOSOLVAN止咳糖浆、1盒NURROFEN退烧药、3盒小绿叶消炎药。”小林边哭边说,实际上,她自己的孩子也在吃,药效非常好,邻居、朋友都是听说这种药品好,才主动让她帮忙代购的,一瓶成本价60元,她售价90多元,算上运费,没有几块钱利润。

目前,小林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天宁区检察院依法审查起诉。

典型案例

著名的韩国瘦脸针,实为来路不明的假药

今年28岁的小美(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去年5月,小美辞了工作,去外地学习了一段时间皮肤管理后,回家自己开了一家美容店,提供美甲、面膜和纹眉服务。

虽然开店的时间不长,但小美却多次被顾客和好友问过是否代购韩国的美容针剂,以及能否提供注射服务的问题。虽然小美自己并不会,但送上门的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于是今年2月初,当小美的朋友小玲(化名)再次问道是否可以打瘦脸针时,小美想到了联系之前在培训皮肤管理时认识的小丽(化名)。小丽以前做过护士,辞职后就一直在从事医疗美容,两人培训时聊得投机,便互加了微信。

小丽一听说小美这儿有客人想打瘦脸针,立即表示自己可以代购药品并亲自前往常州提供注射服务。于是两人约定好,打一针瘦脸针的价格是2380元,小美除去要将韩国代购的针剂“白毒”的成本700元给小丽外,剩下的1640元两人可以平分。就这样,通过小美的联系,2月22日,小丽赶到小美的店里给小玲成功注射了瘦脸针。而美容针也成了小美店里的新项目,两人合作颇为默契。

谁知好景不长,今年4月底,民警在对小美的美容店例行检查时,查到了3瓶“白毒”肉毒素药剂和1瓶“纽拉”玻尿酸药剂。因这4瓶药剂均没有国家药监局的批文和准字号,所以民警现场对这些药品进行了扣押,小美和小丽也被传唤配合调查。

后据小丽交代,这些药品是她带到小美的美容店,准备给客人注射使用的。而且这些药品是自己从杭州的一次博览会买到的,并非真正的韩国代购。

据了解,在我国的市场上,只有国产的衡力肉毒杆菌和美国进口的BOTOX有国家正式批文,所有正规医院和机构都只能使用这两种产品。其他,不管是国内,还是进口产品都是非正规,没有国家批文的药品,都属于假药范畴。而小丽为顾客注射的“白毒”没有商标、药名及生产厂家等信息,只有简单的白色包装,与韩国正规的“白毒”又有本质区别,来路不明,是名副其实的假药。

近日,小美和小丽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背景分析

代购卖药由实体店转向微商,“无批文”进口药、高仿假药鱼龙混杂

药品代购多微商,真真假假难辨别

天宁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根据该院今年以来的此类案件的案发情况,分析了目前药品代购行业的现状。代购者为了躲避监管,纷纷转型电商交易,“无批文”的进口药和高仿假药鱼龙混杂,代购药品的乱象令人堪忧。

为躲避监管,代购药品由实体店转向微商

“韩国原单美白丸”、“澳洲纤体瘦腿燃脂片”……近年来,一些实体店不准销售的药品,在朋友圈卖得风生水起。店主常常在微信朋友圈中晒药品及效果图进行宣传,再以微信聊天的方式向买家兜售。

据天宁区检察院公诉科的王聚涛介绍,为躲避监管,涉案店主多采取“商品替拍”的方式完成交易,即让买家拍下其他正规商品,店家为其修改为双方微信聊天时谈妥的药品价格,最后以正规商品的名义为买家发货,所发货品就是其代购的药品。

王聚涛表示,由于微店交易多为“私人定制”,行业监管尚不完善,加之网络违法的隐蔽性,给执法机关锁定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带来一定难度。

代购药品无批文,再“真”它也是假药

主打“无依赖性”“、无抗生素”、“无激素”的进口儿童、婴儿用药品,近年来很受代购的追捧,其中不乏部分处方药,如德国产的MUCOSOLVAN止咳糖浆、NURROFEN退烧药、小绿叶消炎喷雾等。

涉案微商到案后,往往辩称,所销售药物绝对不是假药,均为国外亲友从正规医院开具,或从国外官方网站直接下单购买,再邮寄到国内,然后才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或实体店进行销售。自己也曾服用过,买家可放心使用。

殊不知进口药品真假与否,不只看药品本身,还要看有没有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未经批准进口的,均按假药论处。因此,即便是实质意义上的“真药”,只要没有获得批文,一律算“假药”。

王聚涛介绍,根据刑法修正案相关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最高刑罚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代购药品也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尤其是销售那些来路不明的药品,万一消费者出问题,代购要承担首要责任。”

代购圈内假药多,“地下美容院”是重灾区

随着美容微整形的流行,一些没有资质的“地下美容院”以较低价格吸引了很多爱美人士。但是,这些美容院用的美容药品往往都存在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王聚涛称,他和同事们在平时办案中发现,涉案店主大多是通过杭州、广州等地的美容博览会开始接触这一行业,从展会上购买的肉毒素、玻尿酸实为“三无”小作坊生产的美白因子干冻粉,经后期手工贴标、附说明书等操作,包装成代购的进口药品,以谋取暴利。

“地下美容院”不光利用朋友圈推销此类高仿肉毒素、玻尿酸,还大肆揽客进行非法注射整形。涉案店主一般自称“微整形专家”,或招徕被医院解雇的护士,通过社交网络、熟人介绍的途径,凑够几个顾客就集中施术,术后往往人走房空,隐蔽性强、流动性高。有时甚至带着针管四处走穴,约好时间到宾馆、住家登门服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给监管平添了难度。更可怕的是,现实生活朋友圈之间也会进行介绍传播,加剧非法整形的蔓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