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利控股终止重组 中清龙图百亿借壳路梦断版权之争 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商标续展注册费收费标准由1000元降为500元 车联网专利引诉讼 戴姆勒被判侵权 拼多多该向美国“同门”学什么? 江苏省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不合格食品风险控制情况通告(2022年第17期) 山东省淄博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油等5大类食品60批次不合格 沃尔玛卖过期剩蛋糕 高层广州急“救火” 安徽池州市半导体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 助力半导体企业创新发展 河南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全国首个舞台艺术版权保护专项法律项目在浙江杭州启动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163批次保健食品样品不合格3批次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3批次LED球泡灯产品不合格 浙江省食药监局:1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质监局抽检20批次蓄电池1批次不合格 知名食品被“高仿”,算侵权么? 河北廊坊市抽检食用农产品23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河南省食药监局:9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电动自行车产品2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培训班开课 山东省博山区食药监局抽检45批次食品 3批次样品不合格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1批次电能表、7批次阀门抽查不合格 “新华字典”的版权官司值得一打 构筑知识付费的“法治之墙” 江西南昌西湖区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区”活动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 国家版权局联合公布12起侵权盗版典型案件 弘扬知识产权文化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商户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市工商局:6组消防器材商品抽检不合格 挑战原研药专利 出海药企须手握金刚钻 安徽宣城市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16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江苏省南京市质监局抽查网售旅行箱包产品不合格率为30.0%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14批次化肥产品抽检不合格 网络音乐正版化 欧美音乐冲击最大 三星授权专利量是苹果公司的4倍 蝉联《财富》500强科技公司第一位 中国字体版权保护提上日程 贵州省清镇市发改局组织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培训 黑龙江绥化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英媒:苹果为新锐之作申请专利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布关于领取商标代理机构“商标数字证书”的通知 上海市工商局抽检:8个批次网售儿童家具(儿童高椅)不合格 《星星点灯》歌词改编争议揭示著作权保护新问题 安徽阜阳市抽检2类食品20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成为新型城镇化工作重点 网盘成为盗版视频资源的“灰色伊甸园” 浙江温州市2017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保护实务培训班开班(图) 知识产权保护已成行业共识 降本增效成企业呼声 把“走偏”的职业打假拉回正途 恒天然再爆"召回门" 9000瓶奶油产品疑大肠杆菌超标 职业打假成收“保护费”,是玩火自焚

维护“河间驴肉”品牌需要动真格

被冠以“中国驴肉火烧之乡”的河北河间,多个乡镇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们所加工的不是别的,正是当地名吃——“河间驴肉”。这些“河间驴肉”多不含驴肉,而是由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加上驴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剂煮成。这样的“驴肉”价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作坊通过货车、大巴等方式,将一包包“假驴肉”发往全国各地。针对媒体刊发的调查报道《黑作坊制售假“河间驴肉”销往北京》,河间市今日(1月8日)中午回应称,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制假售假者依法严处,同时严肃问责失职渎职的有关工作人员。(1月8日《新京报》)

“河间驴肉”是河北河间的名吃,消费者认准的就是正宗、味道好,可事实上,“河间驴肉”早就名不符实了。虽然出自河间,但却不是驴肉了,竟然是白天煮马肉,晚上煮猪肉,这么做,显然是自毁“河间驴肉”的招牌,不过,毁掉“河间驴肉”招牌的不只是当地无良商家,更是当地监管,就是因为监管不严,缺乏“零容忍”的态度,才会使得“河间驴肉”成为“河间猪肉”。

据了解,当地商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白天煮马肉不怕事,晚上煮猪肉没人来查。”这句话就道出了黑作坊有恃无恐。其实,除了无证照的黑作坊外,一些正规厂家也生产“假驴肉”,商家的底线如此之低,又是谁造成的?诚然,无良商家将猪肉当驴肉,主要是因为近几年驴肉价格飞涨,但驴肉火烧还是维持五六元的价格,用不起驴肉,只好拿骡子肉、马肉、猪肉替代,但更重要的是,没人来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商家做生意,最看重的其实是成本。当造假变得没有风险,且利益巨大,谁愿意老老实实做生意?2016年4月,河北电视台《今日资讯》节目曾曝光河间假驴肉,记者调查发现,沧州泊头市富镇一带的不少驴肉火烧店内用的驴肉,都是来自河间的假驴肉。而这些假驴肉分三类,最次的是用死猪肉冒充;2017年7月,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20分》也对河间假驴肉进行了报道。记者在河间市调查发现,一种以猪肉和驴油煮的“假驴肉”,一斤只卖20元。这些假驴肉不光在河间本地销售,而且还销往了全国各地。现在媒体又进行了曝光,这只能说明当地对驴肉造假似乎真的没有办法了。

不能说当地监管部门知道驴肉造假,也不能说当地监管部门没有进行整治。据了解,早在2011年,河间市对辖区内驴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2016年,河间市下发2016年驴肉及其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通过专项行动,发现解决驴肉及其制品掺杂掺假等问题,依法查处驴肉及其制品掺杂掺假违法行为。但这样的整治只能说治标不治本,并不能真正维护“河间驴肉”名牌。

要想维护、壮大“河间驴肉”名牌,这一方面要依法惩罚那些假冒者,另一方面给予正规经营商家一些保护措施和激励措施。更重要的是需要“零容忍”的态度和长效机制,如此,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正宗“河间驴肉”的香味。作者:王军荣(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