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抽查食品个别产品添加剂及菌数超标 江苏省工商局抽检:6个批次强化地板不合格 江苏省药监局:4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山西省介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批次芒果样品苯醚甲环唑超标 19批次食品不合格 裕龙宝蜂产枣花蜂蜜上黑榜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开展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知识培训班 「镁客早报」IBM试产5nm芯片;Gear VR曝光新专利,增加全景拍摄和无人机组件 评论:知名品牌“山寨”自己是一种无奈的行为艺术 贺曼公司起诉其对手商标侵权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阴极铜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手势解锁”专利侵权 三星败诉给中国公司 天津市推进知识产权特色小镇工作 波音公司申请分体无人机专利可变身潜艇 外贸企业再获知识产权新政支持 快递伪造物流信息 假货“秒变”海淘正品 广东省深圳市食药监局: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潍坊市质监局抽查15批次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产品不合格1批次 上海浦东经营者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桂林兴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违法生产销售银杏叶药品的通告(2015年第15号) 德国一企业送匾致谢缙云及时打假维权 EFF提交法庭之友书面陈述为用户生产内容平台进行辩护 巴西专利商标局旨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 自主创新增实力 知识产权添动力 打击侵权假冒办公室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表(3) 广东省广宁“3·15”销毁假冒商品价值19万元 电商假冒专利乱象如何破解? 陕西西安培华学院预申报专利答辩评审会顺利召开 这7个批次的调味品和饮料不合格 中国夫妇涉嫌以销售为目的持侵权奥运徽章在日被捕 公安部治安局获全球反假机构最高贡献奖 山东济南莱芜区全力打造特色涉农商标品牌精品 江西省九江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糖抽检不合格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9批次食品不合格 江苏省投入近4000万元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AGIP印度办事处推出商标电子申请系统 《电子商务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浙江乐清市抽检夏令食品80批次 不合格10批次 海南公布抽查不合格药品 中国医药、太极集团在列 山东微山县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804批次 不合格19批次 全国人大代表潘向黎:“剧本杀”存侵权现象,需加强版权保护 无人驾驶时代:梦想很近 现实很远 山东省潍坊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沟槽式管接件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宿州市福香源食品公司花生抽查不合格 江苏南通市今年新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3项 食药监总局: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检结果要及时公布 “网红猫娘售假”引关注 网红变现背后有哪些隐患? 上海市食药监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陕西省宝鸡高新区知识产权组合拳助企创新 南非专家介绍应如何在该国为大麻类制品提交商标注册申请

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必须“超前于实践”

人工智能技术正给人类社会治理带来全新的挑战。对学术界而言,有些研究已经“等不起”了。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法学与AI伦理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AI伦理课题组负责人田丰向全社会征集研究者和志愿者。 “我们现在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田丰是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法学与AI伦理研究中心联袂主任。在他看来,随着人工智能赋能百业效应的显现,将带来生产效率上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提升,同时也可能把人性善恶带来的影响放大百倍、千倍,因此,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必须走在实践前面,通过研究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从而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撑。

人工智能会产生“歧视”和“偏见”,该怎么办?

就在去年,深圳法院认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构成作品并拥有著作权,这一全国首例判例一度引发法学界热议。而这只是人工智能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之一,也凸显了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所谓人工智能治理,即针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风险,确保数据安全和算法公正,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并且处于可控状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著名法学家季卫东说,必须明确相关的原则、伦理、政策、法律、行业规则、技术标准,形成综合治理的规范性框架,并把合规要求落到实处。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数字化。法治中国的大政方针则意味着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完全对应。数字全覆盖、法治全覆盖,两者重叠在一起,决定了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性。”季卫东告诉记者,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交融,以及社会的智能网络化,势必带来治理方式以及法律秩序原理的深刻变化。

在季卫东看来,当前的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决策能力,但并不具备法律人格,而现行法律也未明确界定人工智能的设计、制造、消费、使用等各环节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这使得一旦人工智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法律对责任的认定和划分难度大增。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决策错误导致人员伤亡、智能医疗助理给出错误医疗建议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等,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如何明确界定主体责任?

“弱人工智能演进至强人工智能阶段后,更会对现行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机制等造成深远影响。”上海市科学研究所科技与社会研究室主任王迎春说,从去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来看,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会越来越多地用于生产和社会治理,这样的融合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挑战。

比如,当下人工智能主要是大数据驱动,训练数据的偏差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工智能产生“歧视”和“偏见”。不论是曾经公开测试的微软小冰还是别的人工智能,“他们”都在根据收集到的大数据“自主学习”中习得了一些“偏见”和“不良习惯”。此外,人工智能用于社会治理时,数据使用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这些都需要学界进一步研究。

“只是技术的基础和载体变了,而人性并没有变”

盘点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成果,在过去10年,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和防御方面的论文数量增加了差不多10倍。 “人工智能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甚至有学者建议,设定全球统一的人工智能的数据使用标准。”上海交大法律大数据分析中心主任杨力说。

其实,人工智能治理中的安全问题、法律问题等都并非人工智能出现后才有。在早期互联网或者更早IT基础设施刚刚开始建设时,这些问题就已经出现。田丰直言:只是技术的基础和载体变了,而人性并没有变。

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开源共享是当下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倍受推崇的一种方式,因为它直接带来了知识共享,有助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提速。但是,开源共享也使得更多的安全漏洞被暴露出来,同时也会有在一些黑色或灰色产业地带活动的人研究开源框架,这会带来很多难以预测的产业发展风险和社会风险。

“人工智能的最大特点是效率跃升,这也使得人性中的善恶带来的影响都会加速放到最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并且要加快研究速度,这样才可能为整个技术创新发展铺平道路。”田丰说。

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风险防范

“当下,人工智能治理已经受到了政府、智库以及企业界等多方面的关注。但是从学界研究到现实应用,都应进一步提速。”季卫东告诉记者,技术往往跑得比法律、社会治理的规范更快更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爆发期,而治理体系作为法律与社会互动的一部分,其发展演变却相对缓慢。

季卫东直言,技术快速迭代提醒国内学术界要加强跨学科的协同研究,要从规范制定、制度框架以及技术、道德原则、政策等层面加快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当下的人工智能治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行政规制上,而要注意不同价值取向和利益的平衡,采取因势利导的“助推”手法。

确实,有一些问题是技术层面的,比如人工智能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算法“黑箱”导致的问题,就必须从技术层面解决。但更多在人工智能治理中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协同解决。以去年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成果为例,其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将大脑活动转化为文本数据。一旦这一技术成熟用于脑机接口,那么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则必须由政府、科技界、法学界等重新给出解决方案。

田丰同样认为,人工智能治理要关注的对象,既包括整个产业链中所有各方,也要涵盖政府、用户等整个科技治理领域各方的权、责、利。

季卫东称,就人工智能治理而言,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和及时解决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及时确立人工智能研发的安全框架和技术标准,包括确保人工智能应用的合法合规、人工智能的功能可靠可控、驱动人工智能的数据安全可信,以及人工智能在用于社会治理时的决策公平公正,人工智能算法的可解释性和可追溯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城市数字转型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