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建跨境电商侵权假冒商品追溯制 山东省博山区食药监局抽检:10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从专利复审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浙江余姚抽检:牛蛙等1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青海省海东严查白酒假冒伪劣产品 确保消费安全 青岛“毒西瓜”系农药涕灭威超标 已封存近4吨 模仿葫芦娃 到底谁算侵权者? 专项行动打击假冒伪劣日用品 浙江余姚抽检: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 慕尼黑地区法院设立第三专利庭 从产业化着手保护知识产权 2.34亿美元专利赔偿费的背后 广东中山市工商联携多部门在古镇举办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巡讲会 电商平台应该承担更多保护消费者责任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1批次 1批次橙子不合格 上海海关扎实推进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 陕西省食药监抽检食品104批次 2批次不合格 农业部门打假一季度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628万元 2018年第四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山东威海市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新兴际华集团天津移山公司新获23项专利授权 多款化妆品陷质量门 资生堂防晒霜易致人中毒 关注!专利法修改视角下的专利无效程序热点问题 山东潍坊市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达180亿 苹果输掉商标权诉讼 乔布斯沦为意大利服装品牌 我国标准版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证监会:加大对信披违法违规打击力度 工商总局公布前三季度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基本情况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知识产权博弈 巴西着手解决医药专利申请审查工作所面临的困局 安徽省6批次药品抽验不合格 山东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内蒙古抽检:4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 用法律保护专利,做设备要靠创新赢市场 《北京折叠》折桂雨果奖 电子版版权方掌阅限免庆祝 广东佛山顺德晒出知识产权亮眼“成绩单” 一批企业获扶持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饮料149批次 不合格2批次 食品安全法将首度修订拟严格追责违法作业检验人员 辽宁沈阳中院对部分知识产权案件跨区域管辖 生产销售伪劣化肥男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贵州省质监局:室内加热器产品抽检29批次2批次不合格 专利曝光:三星或推出铰接式韧性屏幕智能机 苹果获得屏下指纹专利 可iPhone8赶不上用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7批次电磁灶产品不合格 黑作坊鸡牛羊血添甲醛变身 日产毒鸭血3000斤 上海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家车用尿素生产企业产品不合格 河南省食药监局:4批次药品不合格 粤港“荣华”月饼商标大战硝烟未散

虚拟现实:热潮背后暗藏专利风险

开栏的话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我国又掀起一阵技术创新热潮,在这个过程中,专利信息无疑对企业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解热点产业的专利布局和潜在的专利风险,本报特开设“专利·风向”栏目,对热点产业的专利布局进行深入分析,对潜在的专利风险进行预警,以期推动产业发展。

全球掀起虚拟现实设备的研发热潮。专家指出,我国虚拟现实关键技术尚待突破,专利布局还有待完善——

虚拟现实:热潮背后暗藏专利风险

7月1日,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在中国市场的正式发售使虚拟现实技术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不久的将来,当你戴上特殊的眼镜坐在沙发上,视线所及已是足球场上360°此起彼伏的人浪,可让你身临其境感受赛场上的氛围;或许你还会被电影里“飞出”的子弹吓到躲闪,犹如置身于枪林弹雨中。一切场景变得触手可及,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我们的全新视觉体验。

随着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开始涉足虚拟现实设备的研发,其中包括众多国内科技型企业以及脸谱、索尼、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专家表示,目前来看,国内虚拟现实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眩晕感、设备重量等方面的技术研发还需不断改进与完善。同时,国内产品在进军国际市场前,要做好知识产权布局,警惕潜在的专利风险。

关键技术待突破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迅猛发展。2014年脸谱公司斥资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虚拟现实设备进入了公众视野并受到热捧。”中文IT社区CSDN总编刘江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除了Oculus公司之外,索尼、HTC、谷歌、微软、三星等厂商,都在投入研发虚拟现实头戴式产品,国内很多科技型企业也纷纷入局。

“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除了本身硬件需要有优秀的光学设计和结构设计外,在内容上会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画面,让使用者在视觉上感到被画面包围,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无限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从事该领域的技术研发,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通兵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市面上的虚拟现实设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连接电脑来播放内容,其中以美国的Oculus公司生产的产品为代表;另一类是以智能手机屏幕为载体,以国内的暴风魔镜、本公司产品PlayGlass为代表。

“虚拟现实设备一直以来难以突破的瓶颈就是给用户带来的眩晕感。”黄通兵介绍,人眼看物体时,会根据眼睛与物体的距离自动对焦。而使用虚拟现实设备时,眼睛和屏幕的距离是固定的,当屏幕中出现远景和近景切换时,双眼无法识别,就会出现聚焦冲突,进而造成使用者视线模糊、头晕等不适感。

“眩晕感将直接决定用户的使用频率和时长,这也是当前技术上需要突破的关键。再如屏幕颗粒感突出的问题,也需要研发者通过提升屏幕分辨率进行改进。此外,目前置入手机的虚拟现实设备重量约400克,再加上手机本身的重量,对用户头部也是不小的压力。”黄通兵强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虚拟现实设备的进入门槛较低,但要将产品做精仍需较高门槛,国内外的研发团队均在不断完善自己产品的相关技术。如七鑫易维公司就在虚拟现实设备中融入了眼球追踪技术,蚁视科技公司加入了动作追踪技术等,各科技企业都在尝试通过全新的交互方式来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

“正因为技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目前虚拟现实设备还属于小众范畴,主要应用于游戏、影视等娱乐领域。”刘江对该行业的发展持谨慎态度,但他同时强调,如果配套的技术、设备能够发展成熟,虚拟现实设备或将成为继智能手机终端后的下一代用户信息界面。

专利风险需警惕

全新的视觉体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众多国内外企业、高校投身到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中,并开展专利布局。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但由于多数企业未在国际市场进行专利布局,其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较大的专利风险。

为了解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研发情况,德高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情报分析总监吴襄帅经过全球专利文献检索发现,截至2015年7月3日,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的国家有美国、日本、韩国,其中在美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最多,约有1000件,主要申请人包括微软、林肯全球、IBM、三星、索尼等;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有400余件,主要申请人包括索尼、佳能、松下电子等;在韩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有600余件,主要申请人包括电子通信研究所、三星电子等。

吴襄帅进一步对中国申请人提交的虚拟现实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发现,截至2015年7月3日,中国申请人共提交了约1200件专利申请,其中,约1000件专利申请是在2008年以后提交的。这些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涉及计算机3D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训练用的模拟机、头戴式加盖显示器等。

“根据检索结果分析,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国内申请人大多是高校,主要在国内市场进行了专利布局,其若想进军国际市场,将面临诸多专利壁垒,存在较大的专利风险。”吴襄帅建议,若要降低专利风险,国内产品在进军国际市场前,首先应详细分析国外相关企业的专利申请内容及权利保护范围,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国内研究机构还要避开国外企业的专利壁垒,采取重点切入、局部包围的方式开展专利布局,将专利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知识产权报记者 冯飞 陈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