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派格宾”获批上市 湖北武汉市市场监管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两品牌被告眼镜产品商标侵权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动真格”美媒:中国已成公正诉讼地 山东桓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7批次不合格 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版权经纪人:让图书畅销的文学推手 我国还不多见 湖南湘西自治州食药监局:2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 浙江余姚抽检: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 宁夏2017年授权专利同比增长近六成 国家版权局:互联网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营商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信用管理机制 农业部:2015春季肥料抽查合格率92.9% 我国工业企业专利活动趋势与建议 我国市县级机关年底前将完成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 有序推进“两法衔接”!广东阳西县严打制售假药劣药 湖北武汉市食药监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绍兴市质监局抽查:4批次壁纸产品吸水性不合格 德国法院对Facebook处以10万欧元罚款 福建在全国率先建立知识产权专员制度 多管齐下全覆盖 河北: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质效 国际草莓品牌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河北对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护航”行动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54期) 社会治理的关键 是“人”不是数据 河北省张家口市工商局公示家具类商品抽检结果:4批次样品不合格 河南确山县市场监管局抽检:6批次餐饮具样品不合格 福建泉州: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新生态 走近3·15,12315在行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381.2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5亿元 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青岛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饮料抽检不合格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49批次 1批次不合格 广东梅州:严打囤积制假售假行为 购买酱菜、蜜枣要注意!这三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 Facebook在华打赢商标权官司,苹果连败 浙江杭州:智慧城品牌指导服务站、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站揭牌成立 欧盟反欺诈办公室查扣大量假冒商品 四川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05批食品抽检不合格 辽宁抚顺市新增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山东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复合肥料不合格 上海市食药监局:5家企业生产的7批次饮片被检出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40批次床上用品产品不合格4批次 江西南昌又获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公安部"云端"打击行动创造历年来打击假药犯罪最高纪录 娱乐软件协会向美国政府报告盗版问题 四川广元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鞋等商品30个批次不合格 红牛商标纠纷被中止 其他品牌趁虚而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LIE模式 著作权纠纷居榜首 维权胜诉率达八成 湖南省首家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成立

打假关键要盯住“仰食于弊之人”

□胡立彪

天津市独流镇假调料事件曝光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独流镇调料造假已有10多年历史。刚开始是一些造假窝点加工假冒名牌老醋对外出售,“造着造着越做越大,后来就开始做其他的假调料,并在当地慢慢形成聚集。”

独流镇造假形成规模效应,被称为“北方调料造假中心”,这种情况除了说明造假者无视国家法律,胆大妄为,也说明当地政府监管不力,打假手软,甚至存在对造假售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假护假情况。长期受假货侵权之苦的十三香调味品集团公司维权部门负责人的一番话透露端倪:“我们掌握了可靠的造假线索就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都很配合,可是从联系经侦部门办好相关文件手续到派出所出警,前后准备工作要花4个多小时,等我们到了造假窝点,早已人去货空。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

当地公安部门开展打假行动效率怎么这么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几个小时是故意留给造假者,让他们有时间销赃灭证、溜之大吉。其实这并非只是怀疑,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此类案例太多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曝光过这样一件事:武汉劳保用品批发市场存在大量伪造假军服。国家7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突击检查,意外的是,一向生意红火的假军服批发摊位在检查组到来之前都关门歇业了。进一步调查才发现,原来是售假商户提前从“上边内部”获得了检查组要来的消息。

“上边”是哪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本该打假的人却纵假护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一个字:利。这个“利”既包括政府及有关部门中个别公职人员徇私渎职图的一己小利,也包括地方政府打着所谓“经济发展”旗号的“大利”。就危害而言,后者更为严重。比如某县制售假酒猖獗,但政府部门不仅不管,还千方百计保护,由之任之,越做越大,甚至成为了县里GDP的重要支撑。结果假酒在外地出了大事被查,引起高层关注,该县假酒产业链全部被端掉了。可这些假酒生产者并没有失业,而是都跑到邻县去了,邻县非但没有阻止他们,反而对其敞开欢迎的大门。

古人云:“弊之难去,其难在仰食于弊之人。”造假售假之弊难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基于畸形的政绩观,GDP至上,地方利益至上,对于能给地方带来税收的假冒伪劣现象不闻不问,甚至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和政策帮助,而对于打击假冒伪劣工作,则采取捂、堵、搪塞手段,阻挠打假治劣的正常开展。

所以,打假治假要见实效、收长效,除了完善法律打击非法为弊者之外,关键还要盯住“仰食于弊之人”,坚决打掉造假售假的保护伞。因此必须明确地方政府为产品质量监管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多发性、大批量假冒伪劣产品事件,或者发生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上级政府应立即启动对涉事当地政府追责程序,尤其要防止当地政府通过动用公共财政资金快速、高额赔款,或采取所谓正面宣传,转移事故责任追查的行为。与此同时,创设更广阔、更多元的监督平台,让公众监督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只有这样,假冒伪劣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