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绿之宝食品有限公司的1批次太子姜抽检不合格 驰名商标返璞归真 强化保护正当其时 携大量仿冒首饰入境意大利 华人女子遭起诉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抽检:2批次饮料霉菌、酵母项目不合格 贵州六盘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6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中国(洛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伊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大类食品523批次样品 不合格6批次 2016年度甘肃省专利奖建议授奖专利产生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40批次卫生纸产品不合格1批次 贵州凯里市: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检查活动 Netflix收购《白夜追凶》版权 将在190多个国家播出 广东广州7批次销售食品不合格 加拿大卫生部对4款中国产益智玩具实施召回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2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战疫·创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少年的你》原著小说作者玖月晞回应“融梗”事件!法学界人士怎么看“融梗”? 首届中国(广东)知识产权服务直播节举办 揭阳等三地5日开启分会场 电影《为奴12年》的配乐并未侵犯版权 英国表示希望在“脱欧”后继续保留统一专利制度 广东省质监局:9批次学生用床上用品抽查不合格 传统餐饮搭上网络快车 外卖火爆背后还有隐忧 广东省质监局抽查100批次卫生陶瓷产品不合格4批次 辽宁省沈阳市质监局抽查弹簧软床垫20批次合格率为90% 知识产权“中国梦”研讨会成都举行 期待电商打假争论能消灭假货 湖北宜昌打造最严知识产权保护城市 辽宁省建知识产权人才“全库” 山东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网络游戏新业态催生版权新问题 规范发展成行业共识 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成品油商品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 最贵IP已被炒到500万 业内人士:网络小说曾没人买 Trading Technologies专利侵权案件最新进展 新疆克拉玛依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级法院携手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站在河南平顶山郏县挂牌 山西省大同市开展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工作 上海市质监局:9批次液体加热器被检出不合格 陕西食药监督局通报4批次不合格食品 汽车业反垄断执法肯定将常态化 质检总局:5批次网售羽绒服抽检不合格 文化部非遗司长:传承民间艺术本质是非遗工作关键 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抽查9批次硅藻泥装饰壁材产品不合格1批次 “剪”不掉的纠纷 | 服装“剪牌销售”应避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最美民宿”引微信公众号侵权纠纷 山西阳泉市抽检6类食用农产品88批次样品 不合格5批次 安徽萧县培育特色蔬菜质量品牌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50批次皮凉鞋产品不合格8批次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美国康力士:“洋身份”存疑 质量多次被曝不合格 意大利电影电视盗版总量降至历史新低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化肥打假当升级

当下已是化肥淡储时节,随之忙起来的不仅是化肥产销企业,还有各地执法部门,全国各地的农资打假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打假中我们发现,随着市场打假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中化肥造假的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新变化,针对我国行政执法的特点,造假者不断"升级“”改进"造假手法,出现了利用香港法律与中国内地法律的空隙,规避法律制裁的新情况,给我国农资打假执法查处带来了新的困难。笔者认为,知名化肥企业维权以及执法部门打假行动也应随之升级,才能使造假者无所遁形。

化肥造假花样百出

除了"贴牌"这类传统的造假方式,最令知名化肥企业头疼的,莫过于近年来内地居民中傍名牌者通过在香港注册含内地驰名商标字号的公司,实现傍名牌造假售假新方式。其方法是:中国内地居民只需要给相关代理公司交5000元左右的代理费,就可以在香港注册一个带"中国“”国际“”集团"名称的公司,无需提交任何经营资质,更无需验资。同时这些香港公司的名称中往往会带有一个和内地驰名商标极其相近的公司字号,如中国撒可富国际化肥有限公司、中国撒可富(阿拉伯)生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等,这些都是内地居民将中国内地复合肥知名企业---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的复合肥驰名商标"撒可富"作为企业字号在香港成立的"皮包公司"。

这些内地居民在香港注册傍名牌的公司后,即在内地授权小型化肥企业生产复合肥产品。而这些傍名牌的假撒可富复合肥,经各地工商质检部门抽检,绝大多数都是偷减复合肥氮、磷、钾养分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合格产品。正是因为中国内地的驰名商标在香港不受香港法律的特别保护,这就成为内地居民纷纷以中国内地的驰名商标为企业字号在香港注册公司的原因所在。

尽管近几年中国内地驰名商标企业以及农民消费者接连以投诉、举报、报案等方式进行维权,但上述傍驰名商标的香港公司在香港注册的与内地驰名商标相同和相近似商标、以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含内地驰名商标因素的包装袋外观设计专利名义上却都是合法的,中国内地的商标专利执法部门该如何查处这些香港公司,这的确让许多内地的商标专利执法人员犯了难。这就是傍名牌造假手段升级了,但打击傍名牌造假的手段却没有升级的现状。

笔者建议,在化肥打假方面,必须重拳出击。首先中国内地的驰名商标企业要多学习,多互相帮助,不局限于当前打假的成果,行业里的驰名商标企业要走联合打假之路,这样就能形成打假的合力。其次,加大打假维权信息的公开力度,增大违法曝光力度也是扶优治劣的一个重要手段。再次,当前化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身已是困难诸多,尤其是终端网络较少的企业,打假之路的确很难。因此,地方政府也应不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检查、查处力度,不给违法者制假贩假的机会。最后,也是治本之策,就是国家商标局能与香港知识产权署实现商标信息互联互通,无论是内地居民、香港居民及香港企业,将内地的驰名商标相同相近似的商标在香港进行商标注册,香港知识产权署不予注册,对内地的驰名商标在香港实行与中国内地同样的特别保护。同时国家工商总局能与香港特区政府公司登记处实现企业登记信息互联互通,那些内地居民、香港居民及香港企业将内地的驰名商标汉字部分作为香港企业的字号使用的,香港特区政府公司登记处不予公司登记注册。从而使那些只花费了几千元人民币就能在香港注册成功含"中国“”国际“”集团"及中国内地驰名商标汉字名称的香港"皮包公司"就此绝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