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实施商标战略助推经济发展 河南许昌中院加强普法 提高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不合格 安徽省巢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消防水带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市软件著作权登记量持续增长 证监会正式将诚信纳入监管范畴 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重庆巴中入选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初创企业要如何规避常见知识产权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产品消费提示 荷兰鸡蛋尚未获准入,消费者不必为欧洲“毒鸡蛋”事件担心 知识产权纠纷,保全证据公证挺重要 江苏无锡市食药监局:4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生产环节食品抽检5批次食品不合格 美人榆“打官司”历时四年半胜诉 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难 责令中铁房地产集团北京金达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014〕Z 26号) 打假黑科技:阿里大数据模型动态狙击“变异”假壮阳药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1895批次样品不合格84批次 河北石家庄桥西区市监局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晶电对All Star Lighting Supplies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智利以英文提供ISA和IPEA服务 安徽省萧县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4批次 2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陕西省食药监局:1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进行地理标志“大监管” 正确理解发明在新颖性、创造性审查中的重要性 2019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征集开启网络投票 农业部春季肥料抽查 合格率超九成 最高法:聚焦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苹果申请手持设备专利 帮助视力和听力障碍人士 浙江宁波举办首届高价值专利大赛 江苏南京专利代办处新增商标受理业务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饼干抽检不合格 天津四大名著漫画 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 安徽省马鞍山市食药监局抽检餐饮食品80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广东深圳市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云南省昆明市食药监局:2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又谈判!苹果希望减少Apple Music内容的版权费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14批次 8批次不合格 福建三明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不合格率为4.6% 广东省佛山市食药监局抽检16大类食品1批次样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福建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湖北省食药监局:41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英国知识产权局推出全新商标检索服务 国家版权局通知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 食品制假售假“直接入刑”值得期待 俏江南上市又遇障碍 陷入系列商标纠纷 湖北省工商局“靶向式”抽检 52批次家用电器类商品不合格 河北省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加强监管力度 打击网络售假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47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5号)

对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生物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繁育的技术创新活动,是现代生物技术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育种不仅关系到生物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进步,还事关粮食安全和国家发展。近年来,我国几乎每年都出台发展种业的政策,体现了对种业发展的重视。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的要求,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种业技术创新、确保国家种业发展已刻不容缓。

不难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是发达国家维护种业安全的根本手段。知识产权作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正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与核心要素。近年来,出于发展的需要,全球各国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日益重视,发达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在全球加强了对种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控制,加速进军发展中国家种业市场的步伐,在局部已经形成对生物育种的产业垄断格局,对发展中国家的种业发展形成重要影响。加大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构筑种业发展的坚实屏障,是目前发达国家维护其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对植物新品种实行专门法与专利法的“双轨制”多重保护;意大利、匈牙利、新西兰等对植物新品种实行专门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发达国家凭借其生物技术优势,力图通过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拥有更多的种业资源,从控制农业终端农产品向控制农业的源头种子转变,构建在国际种业技术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从而为赢得国际竞争夯实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事实上,由于我国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现有的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立法上,尚未建立从种质资源到新品种推广全方位的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现实中还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和制度短板。同时,种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价值尚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此外,缺乏生物育种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积累不够充足,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还不够显著;植物新品种的育、繁、推一体化运作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部分种业企业缺乏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国际核心竞争力。当前,在国内大豆、玉米、花卉、蔬菜等一些作物新品种市场上,几乎不时可以看到国外种子企业的身影,他们大都拥有较强的知识产权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对此,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国内育种产业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激励种业自主创新。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技术创新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数量积累不足,种业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因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种业自主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自主创新,必须构建生物育种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产学研联合创新队伍,促进种业研发与生产一体化,培育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种业自主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种业知识产权的运用,体现新品种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提升种子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种业,应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运行机制。因此,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既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政府的公共服务,加大对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和基础研发投入力度,又要加强与市场的有机对接,形成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的体制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原动力的作用,优化生物技术和资源的配置,激发种子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笔者看来,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需要政策、法律和管理“三管齐下”。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农户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必须从单一的对种业保护向提升种业综合竞争力转变,从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向整个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转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激发国内育种技术创新活力,从政策、法律和管理等方面共同发力,建立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为此,要完善生物育种相关立法,建立全面的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法律的行政和司法保护;特别要完善促进种业知识产权运用,以及对相关资源保护和利益分享的制度体系;要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管理,提升生物育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

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切实把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转变种业发展方式,实行高端要素集成及创新发展战略,为我国种业发展构建更加牢固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知识产权报作者陆福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