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智融宝”能否破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如果您对“智融宝”能否破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感兴趣,请往下看。
天下两件难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既要让业界认同商业模式,又要让资金流向需求端,可谓集“两件难事”于一身。
5月27日,由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京Ip)与建设银行中关村分行共同推出的“智融宝”在中关村核心区正式发布,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宣战。
图为发布会现场记者蒋文杰摄
行业难题怎么破?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我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1533亿元。然而,一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流于形式,不附带其他条件的、可复制的、纯粹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不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仅以知识产权质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科技型中小企业缺资金,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在一项面对中关村近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展开的调查中,有49.5%的企业认为“资金”是其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而企业科技经费中81.9%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等内源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不足2%。
行业难题怎么破?这是整个业界都在探索的重要课题。“拓宽技术创新的间接融资渠道,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发展投贷联动等新模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等举措也因此一次次在知识产权政策、文件中被提及。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记者蒋文杰摄
“智融宝”有何来头?
“由于知识产权评估难、处置难、变现难这‘三难’,以及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需求与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要求脱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仅以知识产权质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为真正破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瓶颈,北京Ip与建行合力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产品‘智融宝’”。北京Ip总经理邵顺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介绍,“智融宝”兼具了“快、准、狠”的特色。
以知识产权质押为唯一担保方式,不捆绑企业其他资产和信用,500万元以内的融资项目进入快速批贷通道,15天批贷--这速度够“快”。
为服务中关村核心区,北京市海淀区企业可获得融资成本50%的补贴,最高可达100万元--定位很“准”。
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建首期规模为4000万元的中关村核心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新机制,并以“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全方位助力科技企业成长--如此突破探索可谓“狠”。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记者蒋文杰摄
投贷联动如何动?
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看上去都很美,但其落地效果往往会有很大差别。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记者蒋文杰摄
北京Ip、建设银行与同辉佳视、兴科迪、仁创科技等12家拟贷款企业签订意向协议。中金浩、集慧智佳等6家知识产权机构加入“智融宝”知识产权协同服务体系。天星资本、中关村科技租赁、国知智慧股权基金等3家投资机构加入“智融宝投贷联动”,未来将在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中开展深度合作。“智融宝”可谓实现了快速着陆。
北京市海淀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孟景伟表示,海淀区政府支持设立“中关村核心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是海淀区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一次有益实践。
“随着产品不断优化,‘智融宝’将服务更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现更多新突破,取得更多有益经验,有效支持和保障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邵顺昌告诉记者。
面对轻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需求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之间的鸿沟,新生的“智融宝”能否架桥变通途,我们拭目以待。(张海志)
(编辑:汪诚)
好了,关于“知识产权”“智融宝”能否破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题?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