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商标近似应以是否容易导致混淆为判断标准 从版权输出到资本输出 出版鄂军“走出去”提档升级 国家食药监局:桂枝茯苓丸等45批次药品不合格 黑龙江省伊春市知识产权局组织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学校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六批) 「以案释法」线上培训亦有品牌涉嫌侵权依法当赔 安徽芜湖市食药监局抽检2类食品47批次样品不合格8批次 河南周口康福食品公司所产香辣牛肉干不合格再次被通报被罚一万元 山西晋中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批次糕点样品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肉制品(松花鸡腿)抽检不合格 严格知识产权保护 规范电子商务秩序 黑龙江公布不合格产品 藏蓝大连汽水等酵母值超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41批次食品 13批次不合格 科技成果转化为何“1年顶5年” 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下降的背后 全国版权经纪人专业培训班罗湖开班 贵州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发明专利拥有10850件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抽查100批次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产品 1批次不合格 创新技术、保护版权 广东深圳版权创新发展培训班开班 Bose提交侵权调查 中国公司在列被告名单 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到贵州开展专利巡回审查 中国商务部成立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 福建福州市知识产权助力企业金融服务取得新成效 山西曝光部分不合格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名单 山东省暨济南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 湖北咸宁19家单位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被查处 北京知产法院:以公正高效司法护航创新发展 要让售假者疼痛 平台就该起诉卖家 四川省食药监局抽检4个大类食品156批次样品不合格10批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2017年第四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的通告(2018年第41号) 徐福记沙琪玛吃出黑色异物 形似“老鼠屎” 同济大学首次举办科技专利成果竞价拍卖会 澳大利亚为新的食品商标法设立指导规定 恶意抢注商标缘何屡禁不止 质检总局组织开展春节前大型游乐设施专项检查 鼓励创造保护 广东汕头龙湖区市监局开展知识产权进社区活动 聚焦食药"打假乱象"  司法部门出手狙击职业"索赔人"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酒类产品55批次 不合格1批次 河南驻马店3家超市食品抽检不合格!附名单 规范音乐版权市场 需“法律+技术”两条腿走路 山东省东营市工商局抽检55批次学生用品不合格2批次 湖南省工商局第二次公开2668条市场主体违法行为记录 广东清远市食药监局:3批次食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省平度:注册商标标识遭遇‘李鬼’监管所前后答复上演大逆转 “首届国际数字版权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开幕 安徽省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餐饮食品112批次 7批次不合格 企业“傍名牌”被重罚不冤 辽宁省营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报告:我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 已具备坚实基础

火锅吃出塑料片,食品安全不能“任性”

日前,海底捞官方微博深夜发布声明,就顾客所点菜品乌鸡卷中出现塑料一事道歉。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两位消费者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期间在门店提供的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7月22日 广西日报)

报道中还提到,上述消费者当天下午出现胃部痉挛和便血。海底捞方面表示,当日下午海底捞工作人员陪同两位顾客到医院检查并承担医药费,医院检查结果为正常,同时承诺消费者遇到任何产品问题,海底捞将担负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餐饮企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餐饮企业本就举步维艰,如果还在食品安全上犯错误,这对于品牌运维来说,无疑是自毁之举。

事件发生后,海底捞没有埋头装“鸵鸟”,而是迅速反应、诚恳道歉,得到了部分公众的谅解,却也招致不少网友和消费者的“炮轰”,表示也曾在海底捞食物中吃出过“异物”。毫无疑问,后者更关心的是线下、后厨的根源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早年也曾被发现食安问题。2017年8月25日,有媒体曝出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太阳宫店出现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的现象。

三年前的“后厨门”事件余波未散,如今又有食客吃出异物而就医。海底捞等品牌餐饮企业应当认识到,再好的服务也不能弥补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都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深刻反省管理疏漏的同时,还需实做真改,进一步加强内部流程管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敦促员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关乎民众的权利获得,此次事件给整个餐饮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去年5月,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强调用最严格的监管,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这不只是写在纸上;消费者的注意力和相关部门的执法态度,也不会被一时的表态牵着鼻子走。每一家餐饮行业都需要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消除卫生死角、填补管理漏洞,让食品卫生看得到,让舌尖安全有保障,方可不负消费者的信任。

当前,餐饮企业普遍追求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如何才能守住食品安全的初心,值得深思。强化企业自律是一方面,主管部门也必须始终对食品安全保持高压态势,在餐饮企业“多、散、小”的情形下,坚持全方位监管,利用“互联网+食品监管”工具,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无缝隙智慧监管;同时构筑指向清晰的倒逼机制,强化对失职部门的问责,落实“处罚到人”的精准追究,倒逼经营者、监管者等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终结以往食品安全事件中存在的责任不清、法不责众等混乱情形,编织起一张细密的治理网络,共同维护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失去了严格的品控和全方位的监管,再卖力的服务也可能吃力不讨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经常到“门店”看看,去“后厨”走走,恐怕才是餐饮行业“疫”后重振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品牌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作者:孔德淇(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