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优化专利局的服务和流程 我国汽车召回量创新高 逾三成为受缺陷调查影响 云南省抽检:2批次酒类产品检出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问题 新余河下镇7家超市卖冒牌洗浴用品被查 山西上半年下架、停止销售不合格农村食品1900余公斤 经济日报:知识产权管理待整合 辽宁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3条举措为创新发展护航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60批次液体加热器产品不合格3批次 上海自贸区启动“两个中心”服务文化产业发展 销售正版正货重庆保税港区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市场 湖北武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16亿再创新高 防止“专利流氓”对创新的阻碍 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抽检86批次食品 5批次不合格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50批次食品 不合格1批次 德、美、日、俄罗斯等国外涂料专利-速递 宁波江北注册商标首次突破1万件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7日至9日召开 天津检验检疫局监督销毁一批不合格进口奶酪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30批次壁纸产品1批次不合格 山东多举措传承非遗文化:非遗为节日生活增色添彩 广州启动食品安全黑名单 不合格食品追究行责 聚焦两会|丁列明代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遍及各个行业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批准任命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员 安徽马鞍山“两节”打假:花山区市场局“战果”丰硕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专利法的修改 山西6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家家利、田森等超市上榜 浙江宁波高新区抽检:1批次糕点类食品样品不合格 河北涿州玖兴食品公司鸡大腿抽查不合格 四川省广安市地理标志商标带动三农增收致富 广东省丰顺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老四川浓香型白酒抽检不合格 村上作品数字版权首次授权中国出版社 被抢注、遇“李鬼”……老字号的“烦心事” 加强专利行政保护 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在安哥拉注册药品商标面临的挑战 男子贩卖假烟半年销售近18万 被警方查获并获刑 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86批次 不合格9批次 贵州省安顺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79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5批次 浙江抽查43批次灯具产品 不合格2批次 乐购超市买散装核桃仁 发现虫子“吐丝” 甘肃食药监总局: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涉青海开心源食品等 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 西宁消毒餐具抽检合格率低 不合格企业被停业 中国制造“突围”的关键在哪儿? 遭国际知识产权狙击 江苏无锡企业八年三次赢官司 克莉丝汀、宝生园上食药监总局“黑榜” 永辉在厦门被通报销售不合格食品 两超市被处罚 法国文化部长领头呼吁欧盟改革著作权法 F1新logo或致法律纠纷 疑侵犯3M公司商标权 陕西省韩城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

中央一号文件:知识产权助农业发展增活力

“连续10年关注农业的‘一号文件’,推动我国粮食增产实现‘九连增’。在‘一号文件’的指引下,知识产权助力农业蓬勃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成为自2004年以来的第10个“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强化科技创新和培育优良品种仍然是今年“一号文件”的重点工作之一。

专利技术助创新驱动

“有了好政策,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如逢甘霖,才能取得如今的好收成。”新疆天业农业研究所(下称天业农研所)农艺师胡成成说,他们经过10年不断实验和创新,其专利“膜下滴灌技术”已经成熟,使旱地种植水稻从幻想变成了现实,2012年亩产达到了500公斤。而这10年,正是每年的“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的10年。

在天业农研所的实验田,与南方水稻产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纵横交错的水渠,而是采用铺设在稻田里的覆膜和具有节水功能的膜下滴灌输水带进行灌溉。“我们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拥有中国发明专利。”胡成成向记者介绍,该技术结合了滴灌技术和覆膜技术的优点,水、肥、农药等可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由于有地膜覆盖,该技术大大减少了作物间的水分蒸发,特别适合在干旱缺水的地区种植像水稻这样需水量较大的作物。连续10年来的实验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用膜下滴灌技术在旱地种植水稻可节水65%左右,加上使用了专门配制的氮磷钾滴灌用肥,可节约肥料50%到60%,综合经济效益可提高40%以上。同时,亩产由200公斤、300公斤、400公斤逐步增加到500公斤,相当于南方稻区优质稻的水平。

目前,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但由于耗水量大,不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据了解,目前,我国南方稻区每亩水稻耗水量在600立方米以上,北方部分地区更是高达1500立方米至2000立方米。全国稻田总耗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65%以上,而全国现有耕地干旱缺水面积占72%左右,每年仅灌区缺水就达300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在我国农作物种植方面,水的利用率不高,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因此,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可以为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也正是今年‘一号文件’继续关注的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适应时世,成为农业工作的重要指南。按照今年“一号文件”部署,在刚性需求不断增长而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的双重压力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良种培育促粮食增产

2012年9月,地处湘西南的一个偏僻乡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2号”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比普通水稻亩产高出2到3倍,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亩产的新纪录。目前,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平高科)已经拥有授权的植物新品种153件,而且正在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农作物植物新品种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数量从1999年的115件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950件。近几年更是呈现连年增加态势,2012年农业部受理的农作物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同比增长近20%;2012年12月,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数量已经突破1万件,提前完成“十二五”农业规划指标,进入世界前列。正是基于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的良好基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年迈上新台阶。2004年至2012年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9年增产,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近10年来,在“一号文件”指引下,新品种知识产权运用也不断取得新进展。2010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中麦895”以1000万元价格,向河南联丰种业有限公司转让该品种在河南和江苏等省的独家生产经营权,创造了我国小麦品种技术转让新纪录。政策的重视,不仅调动了育种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新品种的市场化转化运用,彰显了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除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之外,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宜宾市农科所等单位的单项品种权转让金额均先后突破千万元。同时,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销一体化的种子公司正在崛起,涌现出了隆平高科、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强的种子企业。

据农业部对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统计,近年来,授权新品种每年达到水稻当年的播种面积的21.6%,小麦播种面积的49.3%,玉米播种面积的55.9%,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10年来‘一号文件’的持续推动下,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大幅提高,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一号文件”为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再次吹响了集结号,新的一年,要凝聚农业创新智慧,不断释放农业创新潜能,以知识产权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力争农业再上新台阶。(记者 赵建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