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品牌战略是做好商标管理的核心 河北石家庄高新区8家企业获第四届市级专利奖 义乌“品牌含金量”不断提高 陕西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356批次食品 5批次不合格 山西省质监局:超四成铸造焦炭抽检不合格 讲诚信“双11”才会更精彩 质检总局抽查智能坐便器 四成产品不合格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玻璃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陕西省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重庆市奉节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菜籽油酸价超标 浙江省永嘉县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不合格 第四批重点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 影片类型、口碑等 是影响网络盗版的因素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专利法的修改 四川评出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100强企业 《2013中国林业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安徽前三季度商标注册申请量突破十万件 广东广州市食药监局:17批次食品实物质量不合格 中技所:产权市场破解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两难 广西市场监管局抽检:7批次糕点不合格 葡萄牙专利商标局驳回“PANDEMIA”标志的商标注册 河南省食药监局:2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高通输了官司,需返还黑莓8.15亿专利费 浙江省温州市质监局抽查20批次离心泵产品不合格1批次 印度孟买高等法院判定并非外观设计的每个组件都需具备原创性和新颖性 上海市徐汇区公布2020年5月份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 江苏泰州高港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 3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均为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淘宝买书低于六五折当心盗版 广东抽查:42批次食品用金属制品不合格 标识问题突出 湖北嘉鱼县工商局集中销毁一批查获假冒伪劣商品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市场监管局:1批次多宝鱼抽检不合格 陕西韩城市抽检食用农产品22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中兴智联诉上海华虹专利侵权索赔百万 山东淄博沂源县强化商标创建 驰名商标再添新军 网络“黑灰产业”如何治理 以互联网思维创新司法立法 荆州查出9批次不合格产品 五常打假:1.6万里暗查勾兑米 上海市质监局:1批次通用橡套软电缆电线产品抽查不合格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驳回迈克菲专利诉讼案的上诉请求 商标品牌战略引领唐山产品转向唐山品牌 河南洛阳:打好“保护牌” 激发创新活力 两起商标侵权案带来的反思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16批次玩具产品抽查不合格 全国法院系统发挥审判职能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力度 GoPro立方体Hero4 Session摄像头被控侵权 湖北武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16亿再创新高 深圳拉菲品种众多难辨真假 多是水货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3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福建省多部门协作加强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

“版权印”打通网络授权快捷途径让“正版”流通起来

“版权、版权……”这两年围绕版权发生的各种争论、纠纷真的是令人应接不暇。各行各业只要能和版权沾边的没有不上心的,因为不重视也不行,一不留神没把好关被人发现权属不清,不仅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被权利人声讨,严重的还要吃官司。例如,某热播电视剧还没播,版权纠纷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你告完我,我再告你,一时间引得全民热议。现在,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公号之间对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擅自转载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引发的侵权纠纷也是越来越多。

现状:

缺乏获得授权合理途径

不过,对于此类事件,大家的反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是一边倒地支持原创方,声讨侵权方;现在却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同情侵权者,认为他们有时候的侵权也实属无奈。因为原创作者通常并没有为转载者提供获取正版授权的快捷途径,眼睁睁看着想用的内容却用不了让人为难,故侵权者的行为也有情可原。于是,在一部分人的同情和支持下,侵权者的腰杆也开始硬了起来,甚至主动向原创的一方叫板,这更加激起了原创者的愤怒。两方剑拔弩张,大有势不两立的趋势。

对这一现状,《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1月15日采访了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版权云事业部副总经理岳峰,他告诉记者,如果站在整个媒体行业或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原创者和转载者都是媒体,他们之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矛盾,无非是转载的时候能打声招呼、拿到授权,互相尊重一下而已,更何况原创和转载之间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很多原创媒体也会转载,转载媒体也有原创,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可见,问题的核心还是在“招呼怎么打?授权怎么拿?”上。客观上来说,之前还真是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打电话、发邮件、私信、QQ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法,但会出现经常联系不到人、联系到了人却没人拍板、拍板了又留不下有效的授权证据等问题。结果就是,天天在呼吁版权保护,维权官司也是经常闹上法庭,但侵权事件却还在不断发生。

解决:

内容和授权链接同时发布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成为摆在众多版权从业者面前的共同课题。近期,一款名为“版权印”的产品开始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似乎为解决互联网版权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

据了解,该产品是由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出的,是一款专门用于帮助各类媒体进行版权快速授权交易的互联网产品。岳峰就是专门负责“版权印”运营工作的,他向记者介绍,与大家常见的视频、图书、音乐版权交易平台模式不同,“版权印”并没有采用淘宝式的集中化交易模式,而是另辟蹊径地采用了一种称之为“弥散式”交易的模式,将授权交易的入口植入到媒体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内容发布平台上。媒体只要在发布内容的同时将携带“版权印”的授权链接一起发布,就立即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在线授权功能。其他媒体可以通过这个授权链接及时获得内容的转载授权,而无需再费时、费力地与原创媒体联系。

岳峰告诉记者,“版权印”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捷,只要直接登录“版权印”官方网站,注册就可以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对媒体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零成本”就可以实现规范转载、获得版权收益的愿望,实在是一件令媒体难以抗拒的好事。

据了解,“版权印”上线3个多月以来,注册使用的各类媒体机构和个人已达1600多个,甚至一些国有大型媒体机构也纷纷来电咨询详细的使用方法。

目的:

让正版内容真正流通起来

事实上,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版权意识的提高,大部分媒体都在寻求版权资源价值变现的方法。“版权印”恰好适应了媒体的这种需求,为媒体提供了简单、快捷的版权保护和授权交易的功能。

据岳峰介绍,为了消解原创媒体与侵权媒体之间的对抗情绪,“版权印”平台在互联网上监测到侵权内容后,并不是立即采用法律的手段帮助原创媒体进行维权,而是向侵权媒体发出“和解交易”邀约,侵权媒体只要通过“和解交易”获得原创媒体的正版授权,就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事实证明,一味采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并不能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反而会极大地增加社会成本。只有打通原创媒体到转载媒体之间的正向授权通道,降低授权和获权的复杂度和成本,让正版内容真正流通起来,才能有效维护媒体行业的整体利益,进而提高互联网的正版力,挤压盗版空间。”岳峰表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原创能力不强,以内容转载为主的媒体,对“版权印”的期待更加强烈。他们非常希望“版权印”能够尽快在全媒体行业推广开来,这样他们以后在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版权印”获得一份合法的授权,而无需再顶着侵权的压力,甚至是冒着被起诉的风险复制粘贴了。(记者邹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