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76批次食品 3批次不合格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乐视专利申请超5000件 助北洛硅战略全面落地 广西食药监局:5批次药品制剂不符合标准规定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不符合发现率为14.8% 华联超市在售米老头不合格 大肠菌群超标 最高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产业化、网络化、跨区域趋势 山东青岛即墨区:知识产权保护再摘新“果” 11批次饮料和蜂产品不合格 浙江抽查45批次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产品 不合格3批次 谈判和诉讼只是手段,跟华为学会如何赢得手机专利战 莆田鞋创牌,走出路径依赖 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2022年全球音乐报告》 辽宁省质监局:纸尿裤产品抽检40批次不合格6批次 农业部:假劣农资大要案将挂牌督办限期查办 青海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评估工作报告顺利完成 中国多项知识产权申请量居世界首位 国家食药监部署各地立即彻查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问题食品 谷歌眼镜新专利曝光 更轻更小更不像眼镜 山东济南市场监管服务知识产权质押提速提效 河南新乡市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7期) 高法院:加快知识产权派出法庭建设,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行业普遍靠烧钱 视频网站难改版权依赖 美国ITC法官初步裁定苹果侵权 双方专利战仍未"熄火" 江西省质监局:电线电缆、消防产品质量抽检194批次23批次不合格 湖南宁乡获评全省首批知识产权建设强县 山东滨州3家专业市场入选全省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 芙蓉山泉“菌落总数”不合格 “山泉水”销售滑坡 阿里打假联盟半年围剿假货28.8亿元 “跳一跳”撞脸 谁侵权谁尴尬 李志军:加快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促进专利代理 湖南长沙县启动出版物市场专项执法检查 黑龙江省虎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苹果三星专利案昨日举行听证会 舌战背后辨输赢 一对“双胞胎”专利引发的思考 中国推动成立世界品牌联盟 打造更科学评价发布体系 技术开发合同中“背景知识产权”如何约定 山东省德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287批次 不合格11批次 甘肃省平凉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09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我国打击侵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持续发力 从图博会看版权“走出去”之路 警惕“专利流氓”,专家发出重要提醒 万宁等品牌毛巾登上质监“黑榜” 辽宁省食药监局抽检302批次食品6批次不合格 广东韶关强化“北乡马蹄”地理标志运用促进 助力乡村振兴 这些火锅店的毛肚、餐具抽检不合格!有您常去的吗? 河北沧州任丘再添三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湖北随州市启用“随州香菇”商标发挥品牌效应 以二手名义销售假冒伪劣,平台监管缺失,消费者如何避坑 新著作权法回应网游作品保护需求 专家这么说

光明日报:法律出手,“傍名牌”凉了

“傍名牌”曾经一度是很多中小品牌迅速崛起的“捷径”,这让很多品牌不得不预防性地注册很多与本品牌相似的商标。不过,这种此前大多只是受到舆论谴责的“捷径”,如今则受到了法律的打击。日前,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决,“九粮液”“九粮春”等产品的行为被认定为侵犯“五粮液”“五粮春”所享有的商标专用权,前者立即停产并赔偿损失。

历时6年,经历一审、二审以及最高院再审,五粮液诉“九粮液”等侵权案件终于胜诉。这一判例,无疑给那些仍在肆无忌惮傍名牌或正准备傍名牌的企业一个警告。法律就该定纷止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一直以来,类似“九粮液”这样的傍名牌行为层出不穷,如“康帅博”之于“康师傅”,“周佳牌”之于“雕牌”,“脉劫”之于“脉动”,“豪牛”之于“蒙牛”,“雷碧”之于“雪碧”等,都是这样。这中间,不排除有些“李鬼”已经完成了商标注册,但鉴于其与知名商品名称、包装等的高度近似,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而在现实中,尽管被侵权企业每每主张权益,但成功维权的并不多。

五粮液此次成功维权,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一审、二审均败诉的情况下,通过向最高院申请再审,才最终出现转机。说实话,像这样旷日持久地打官司,不折不挠地申诉,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做到。花钱是一回事,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成本也会让企业望而却步。某种程度上讲,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正是市场上“傍名牌”行为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

从现行法律看,尽管法律对商标侵权有明确的赔偿规定,但是,若想实现法律的正义,除了之前所说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外,维权企业往往还要面对很多门槛,比如取证问题,一般侵权小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过程都十分隐蔽,追根溯源十分困难。还有,就处罚而言,也很难让那些傍名牌的企业感觉到“疼”,很多时候,这些“李鬼”在一个地方被查,就会很快跑到另一个地方重起炉灶。

何况,出于地方保护的原因,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市场上的商标侵权行为,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足够的治理动力,这也导致维权企业胜诉难。常见的情形就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起一次清理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动,但集中行动一过去,一切又回到了常态。

这种听任、纵容傍名牌的做法,或许一时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一味傍名牌,不仅不可能创造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也会败坏被侵权产品的声誉,影响整个市场的健康发育,得不偿失。

此番最高院认定“九粮液”侵权,无疑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具有十分清晰的导向意义。这不仅会加大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也会给基层法院一个正向激励,即法律要旗帜鲜明地保护知识产权,依法斩断各种“傍名牌”,制止恶意模仿、混淆行为,维护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本来就是法律的责任。

当然,除了让法律发挥保护和惩罚作用之外,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主动作为,从源头开始治理,共同打造一个清朗的市场环境。(作者:斯远,系媒体评论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