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修订解析 广西食药监局:7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南北稻香村”商标之争风波再起 战火烧至电商平台 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七起重大食品安全案 中国音数协音促会:整治网络音乐版权侵权行为 公安部查封7条假药生产线 收缴假冒伟哥等近3吨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云南省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正式生效《海牙协定》 国家知识产权局十问十答释疑解惑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韭菜农兽药残留超标 广西来宾市:实施商标战略 助推经济发展 苹果抄袭三星屏幕设计传言大逆转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10批次不合格 一半为饮用水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抽查:4批次电动自行车产品整车质量(重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提升审查质量 加强专利保护 山东淄博抽检189批次产品 凤鸣水业桶装水不合格 山东省威海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67批次不合格12批次 江苏南京:集体商标占全省六成 国际商标注册申请多 美国法院责令21家盗版网站运营商各支付100万美元损害赔偿金 贵州省质监局抽检17批次轻质隔墙条板1批次不合格 安徽颐生堂中药饮片公司等5药企9批次药品不合格 广东佛山抽检粮食加工品66批次 1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000批次食品 18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30批次 不合格4批次 美国对联想三星LG等7家企业发起专利侵权调查 江苏《泰州市专利奖评审管理办法》正式印发 甘肃定西市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1万件 科学界定行政检察监督的范围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2016年各省区市商标申请注册数量 5批次问题食品被责令下架 辽宁省多警种联合整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中企携手联合国教科文支持全球非遗保护 安徽合肥高新区:专利导航助力创新成果涌现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杜颖:让商标法重回理性的平衡 宁夏4项发明专利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 贵州省质监局:1批次橡胶零件产品抽检不合格 葡萄酒申请注册“粤港澳”商标?北京知产法院:驳回! 山东省聊城市市场监管局:3批次粮食加工品抽检不合格 新疆食药监局抽检10大类食品405批次样品不合格9批次 公安“利剑行动”监管春节食品安全 浙江宁波高新区抽检:1批次糕点类食品样品不合格 新华社评论员:“强制技术转让”悖离事实,改革开放将行稳致远——三评美国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报告 印尼猴“自拍照“引侵权官司:动物也有著作权 商业经营模式如何寻求知识产权保护? 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 注意!这2批次食品不合格 谢晓刚:打击盗版教材也应审视正版教材的含金量 2019北京数字出版精品内容推介会举行 最大山寨兵马俑群自称A货 文物侵权始末那些事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新疆市场监管局严查麦趣尔纯牛奶检出丙二醇问题

AI“换脸”诱发侵权风险

AI换脸是“逢脸造戏”,当技术霸权与信息垄断遭遇商业利益,我们的时代就可能被猎奇、无聊、仇恨、贪婪驱动,无视法律,强暴道德,以娱乐、共享之名践踏他人权利,坏人名德,毁人家庭,诱坏风气。

两个月前,某APP突然爆红网络。“仅需一张照片,上演天下好戏”——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即刻可以变形为醉迷的男神女神。如此噱头,引来无数影迷粉丝狂欢追捧。

狂欢背后,商家的逐利逻辑隐然可见:首先,消费者得上传自己一张动态真脸,还必须同意商家自由使用、转让、编辑,是否利用消费者的“面子”挣钱盈利,消费者无从知晓,亦无从约束。如此一来,每一位消费者都是用自己的“真”脸换取一张“假”脸,在获得别人“脸面”的同时,放弃了自己“脸面”的自主权;其次,换脸后如果要进入游戏、互动情景,消费者还得付钱。商家的商机与盈利逻辑无疑就是:用“假”脸游戏,用“真”脸买单。

但更大的风险还在于,如果这种狂欢模式被肆意推广,必然诱发巨量且极为严重的法律风险。仅就民事领域而论,AI“换脸”势必侵害如下几类权利:

第一,人格权。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独立成编已成定局。今年,全国人大又通过了《民法典人格权编》(二次审议稿),进一步完善了人格权的相关规定。比照二次审议稿,AI换脸可能侵害如下几类具体人格权。

首先是肖像权。所谓肖像,系指自然人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呈现的可供他人识别的外部形象。“换脸”通过“表情包”、任意P图、有偿填充等信息技术手段必然会篡改、歪曲、污损、丑化他人形象。“葛优躺”曾经爆红网络,后来引发了葛优的侵权诉讼,2018年,北京一中院终审认定某网络公司构成侵权。

其次是个人隐私权。刷脸是一种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但如果被商家滥用,当事人的年龄、学历、居住地、婚姻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于性取向、政治倾向等隐私都会面临被泄露、篡改的风险。

再次是名誉权。名誉是社会公众对特定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的综合评价。上述隐私与个人信息一旦被误用、盗用、恶搞甚至用于诈骗、色情合成等犯罪场景,必然严重毁损当事人名誉。

最后,“换脸”还可能危及身份权。按照二次审议稿,身份权比照人格权进行保护。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生物信息权,与特定的身份权利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一旦被“套脸”或“盗脸”,网络世界很容易伪造身份,虚构社会关系,通过网络申请特定的公共服务,直接危及身份安全,增大社会治理成本。

第二,财产权。人脸经数字化处理后即转换为动态数据,因为其唯一性、真实性,可直接用于门禁系统、车辆启动、银行授权、交易验证、物流取件各大领域,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一旦这种生物密码被人盗取并非法利用,个人身份认证的密码就会不攻自破且难以恢复。门禁等同虚设,车辆不翼而飞,存款瞬间归零,还可能被贷款,更可能成为诈骗嫌疑人。如此以往,“我”将不“我”,社会秩序也会遭遇重创甚或瘫痪。

第三,著作权。AI换脸即便不存在恶意,纯粹用于娱乐、搞笑,用自己的脸替代了别人的脸,在游戏情景中完成“孙悟空”“张无忌”的角色扮演,但此类行为也属于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必然侵害相关著作权人作品的“完整权”。

第四,违反善良风俗。《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善良风俗原则,任何人不得违背。在中国文化和习俗中,脸面不仅代表身份,还代表了尊严和社会地位,更负载了特定的民俗信仰和禁忌。商家人脸数据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所存储人脸任意去脸、去头,每一张人脸数据都可能被处理成“无脸人”,随意被他人置换、填充,恶搞、丑化,成为“不要脸”的人,被“附体”,被“夺魄”、被“追魂”。如此施为,带来的不仅仅是名誉损失,还有可能是极度的心理伤害和人格贬损,严重违反善良风俗!

说起来,AI换脸游戏貌似传统的杂耍。但我们必须警惕:杂耍是逢“场”作戏,用的是标签化的脸谱而不是真实的生物数据信息,不会危及人格、人伦,不会伤天害理;AI换脸是“逢脸造戏”,当技术霸权与信息垄断遭遇商业利益,我们的时代就可能被猎奇、无聊、仇恨、贪婪驱动,无视法律,强暴道德,以娱乐、共享之名践踏他人权利,坏人名德,毁人家庭,诱坏风气。

如此游戏,不玩也罢!刘云生(作者系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不动产研究院研究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