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8年连续投资800万保护“非遗” “知识产权”世博会期间中国公安机关破获1300余起侵犯知识产权案 “商标”佛山企业申报商标国际注册可获最高资助10万元 “网络”中国网络版权产业正在崛起正版化率大幅提高 “企业”“四力”构建企业创新力“指数体系” “张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助推张弓酒美誉度迅速提升 “美元”韩媒:中国品牌价值居世界第二 “结题”河南42项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结题 “办法”商务部拟修改汽车品牌管理办法 “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海关查获知识产权侵权案数量创历史新高 “国家版权局”去年著作权登记北京居总量第一 “弹性体”多材料3D打印结构粘接问题解决 “蜂蜜”铁观音蜜茶专利申请引关注 “成都”成都高新区出台措施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成都市”成都市局加强专利行政执法维护创新创业法治环境 “区块”图腾·百度区块链原创图片服务平台将发布 “专利申请”山西省专利申请总量同比增五成 “象山”“象山红”获农业部“国字号”地理标志 “陶器”痘姆古陶:让非遗文化活在当下 “知识产权”最高法: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 “湖北”湖北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 “互联网”虚拟空间离不开“现实规则” “海口市”海口检方成功抗诉制贩假酒案主犯加刑 “公司”假防伪码成假货“转正”帮凶? “风电”中国首台6兆瓦风电机组出产 “郧西”讲述郧西“专利达人”的故事 “醴陵”醴陵新增6个地理标志商标 “山寨”山寨“大黄鸭”盛行背后的“社会病” “文化”中央财政支持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专利申请”天津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五年翻番 “商业秘密”新太科技知识产权战胜诉 “土豆”新品种下地创奇迹“土豆王”亩产八千斤 “技艺”北京糖画:一勺甜蜜显绝活 “故宫”景区文创为何盯上口红生意? “知识产权”10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北京成立 “贺州市”贺州男子卖600张盗版碟盈利万元被逮捕 “音乐”网络音乐为何难别免费午餐? “专利”2012年度天津专利奖揭晓滨海新区获奖比例65% “核电”中国核工业依靠自主创新加强核心竞争力 “成都”成都举行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推介会成立产业生态圈联盟25个项目签约入驻 “农民”陕西将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审 “企业”武汉“光谷”对标世界一流科技园 “文化”财政部明确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大支出重点 “文化产业”河北评出文化产业“三个十” “知识产权”渝企30万做专利分析获2000万资助 “专利”马秀山:企业必须学会专利分析 “户籍”让创业创新成为更多人的机会 “境外”SMG2011年对境外输出版权上万小时现代剧成热点 “公司”美国“莱克星顿”在华成功维权 “北京市”北京今年将率先实施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文化遗产”8年连续投资800万保护“非遗”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非遗传承人掀起高校进修热证书传统能否兼得》,如果您对非遗传承人掀起高校进修热证书传统能否兼得感兴趣,请往下看。

事件:

11月2日,在湖南长沙,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理论家、艺术家汇聚一堂,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刺绣文化保护研讨会。在与多位非遗传承人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近几年由于社会对非遗的重视以及自身传承和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人进入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已成为一种新风尚,这其中,从事手工技艺者数量尤为众多。

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回炉深造、提升技艺无可厚非,但也有一些老艺人和非遗专家对这种热潮表示担忧——艺术可以跨界,但跨了之后还回不回得来?经历了专业院校的重塑和“提升”,非遗还能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各方观点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为一纸证书遗落传统得不偿失

历史上,非遗一直依托民间的“草根”系统来传承延续,如果现在强行用“精英”系统的理念进行灌输,其原生性当然会受到影响。进修可以参加,培训也可以举办,但要有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体系特点的老师来教授。例如剪纸,可以介绍中国各地30种不同的窗花剪法,但绝不能以学院派的标准去改造它,要让非遗传承人知道,非遗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剪得漂亮不漂亮,而是在于是否保护好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基因。我们不能将非遗传承人等同于普通的文化人、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以外的其他从业者,可以提取非遗中的元素来尽情进行艺术创造,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就是保护传统,他本身就是一座活态的非遗博物馆,不能够随便被改造。假如为了得到一纸证书,而遗落了宝贵的传统,那就得不偿失了。

苗炜(中国刺绣艺术大师):进修无罪,守“土”有责

说到进修热,确实有人奔着拿文凭、评职称去进修,但也有不少人是真心想来充电,尤其是在理论方面的充实提升。我与其他5位来自不同技艺门类的非遗传承人,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传统手工技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都觉得获益匪浅。学校对我们首批学员非常重视,为我们各自聘请了专业领域的导师,还根据我们需求为我们加课。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创作理念和理论方法,重新认识了自己从事艺术工作的珍贵价值,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反哺到实践中,并对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对今后的传承会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这也要归功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严谨的治学理念以及切切实实为传承中华文化所做的积极探索。

我认为,进修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采取何种方式方法的问题。无论如何,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技艺不能丢,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不能丢。当然,有时这也跟学员本身的理念和定力有很大关系,传统根基深厚的非遗传承人一般都能够在把握艺术本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但功力浅、底子薄的非遗传承人可能就容易陷入迷茫,所以更需要学校在理论和理念上进行正确的引导。

卢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家):不应用培养当代艺术家的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

最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要举办一个为期7天的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本来拟招收60人,没想到没几天就已有超过200人报名,最后只好扩展成两期,每期100人,可见大家对学习的渴求有多强烈。许多非遗传承人的技艺都是来自于师承,对学校有一种新鲜感,但这种院校中的学习,效果好的话可以补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传统的根基。已经有一些在艺术高校进修的非遗传承人,因为“水土不服”而中途放弃的先例。艺术创作鼓励创新,但作为非遗传承人则不能一味求新求变与国际接轨,最终与传统渐行渐远。

所以,校方办学的理念和方法尤为重要,不要试图把非遗传承人都培养成当代艺术家,而是要提高他们的艺德人品,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好的作品做出来传世,而非只注重个人名利得失。此外,还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提升技艺,加强文化积淀。在老师选择上,不一定只是相关行业和技艺类中的大师,也可以请国学大师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请音乐家讲述音乐创作的理念,请话剧人来传递百年话剧精神,通过不同种类艺术的浸润和启发,去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认识。

伍优政(文化学者):创新要坚持中国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基因

当代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是按西方架构移植嫁接而来,教授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也以西方为主。当下,一些人将“西方”与“现代”等同起来,用西方的艺术评价体系来鉴别中国艺术的优劣,如认为小提琴一定比二胡更优雅精致,崇尚交响音乐却听不懂中国音乐,读英文版《老子》比读中文原著还要顺畅……而某些商业化运作和错误教学方式,看似是扶植培育,事实上是在更迅速地瓦解民间传统。艺术可以有无数新的尝试和创新,但始终要坚持用中国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基因来表达,非遗更不可抹杀传统,要警惕用披着“现代”外衣的西方式审美改造自身。

(编辑:曹越)

好了,关于“中国”非遗传承人掀起高校进修热证书传统能否兼得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