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权利内容普遍增加 “国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资源”中国知识产权报社招标公告 “外观设计”第12版《国际外观设计分类表》修订解析 “教科书”《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计划”国家3大主体科技计划聚焦雾霾防控治理 “奥委会”奥委会财政储备理想得益于电视版权收入 “巧克力”洋品牌强势入驻,国产巧克力还有生机吗? “大运河”IP赋能唤醒千年大运河的文化记忆 “硅橡胶”硅橡胶泡沫材料专利分析 “广东”广东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获贷5.65亿元 “华为”中国创新:“智”取要隘“智”在四海 “知识产权”[4•26特别策划]让创新之光更为闪亮 “研究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国家工程中心必要条件 “中小企业”工信部将应用新技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赛事”体育赛事:开“赛”前须厘清版权账 “广西”中科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亮相广西科技活动周 “网店”“黛欣琪”改“兰欧丽”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驰名商标”让“琼”字品牌快马疾驰 “美元”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韩国”韩国在沪举办知识产权战略会议 “海关”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护航企业走向中国创造 “碳素”练好内功,扬帆海外 “时评”时评人撬不动《著作权法》? “幽门”久杀不灭的幽门螺杆菌有了新克星 “摊销”针对版权成本摊销方式乐视网称直线摊销是全球惯例 “贷款”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不合格”兆君、浪莎、纽曼等品牌被查部分产品不合格 “广州”广州“传承班”引哄抢非遗“咸水歌”进课堂 “电子”全国前9个月专利电子申请率达80% “鲨鱼”仿生“鲨鱼皮”:渴望快速无极限 “万隆”国家级“非遗”古法酿酱油不符现代标准停产 “单位”国家版权局奖励查处盗版案有功单位和个人 “商标”实施“商标兴桂”广西帮扶千家企业创品牌 “高铁”中泰推进高铁合作中国速度助力区域一体化 “图书”图书数字化趋势:群雄逐鹿“云阅读”时代 “国家版权局”国家版权局英文网上线 “中国”徐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海参”大连将给海参办“身份证”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商标数据库免费开放:可下载3500万件商标信息 “三星”高通案将落幕国产芯片专利自强路漫漫 “作品”著作权法视角下的学术不端行为分析 “知识产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五大重点任务 “赛道”科技冬奥尽显专利魅力 “光伏”多部门政策“组合拳”扶持光伏 “生物”生物产业迎春天2015年生物制造年产值将达7500亿 “奶粉”本土品牌蓄势待发 “字号”公司停业多年,字号也不得擅用 “故宫”《故宫服务》新书发布 “空间”众创空间需突破“理念升级”瓶颈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权利内容普遍增加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找寻数字版权保护的有效路径:侵犯版权还是合理利用》,如果您对找寻数字版权保护的有效路径:侵犯版权还是合理利用感兴趣,请往下看。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在强化、拓展、提升传统图书馆信息传播功能的同时,日益突出的版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有效保护权利人的权利不受侵犯,正确、合理地使用数字图书馆,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著作权侵权出现新形式

数字图书馆将图书资料数字化并加以存储,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先进的电子化服务,用户在网上就可以查询和阅读图书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文化知识传播打开了新的信息时代的大门,但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教授李明德表示,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指大型的数据库,尤其是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数据库,其出售的学术论文等内容必须获得作者授权。目前,数据库授权主要是一对一的授权,发布机构不能以联系不到作者为借口发布未经授权的文章。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瑄告诉记者,版权法要求数字图书馆尊重每件作品的版权,在将实体图书转化为数字产品之前,必须经过原作者的同意或经过许可付费。否则,就构成侵权。

“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现象是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法律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冯晓青告诉记者,数字网络技术发展会导致著作权侵权呈现新的形式。如未经授权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图书或其他作品数字化,并在开放的数字图书馆提供用户免费或者收费性质的下载;未经授权截取作品片段,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数字化作品在数字图书馆中利用和传播等。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律系副教授张慧霞表示,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主要牵涉到馆藏纸质文献数字化、数据库建设与购买、网上信息资源本地化等建设中的版权问题,以及电子阅览室服务、数字导航服务、网络文献传递服务、数字资源分享平台服务等服务中的版权问题。

侵权问题多发与网络环境密切相关

徐瑄认为,数字图书馆本来为人类阅读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缺乏尊重版权的习惯,容易导致数字图书馆侵权问题多发。

冯晓青进一步补充道,传统实体图书馆的公益性质使得人们对于数字图书馆擅自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心理上有“网开一面”的认识,甚至漠视著作权人权利的存在。而网络利用和传播的便捷、快速、隐蔽也成为侵权易发的原因。

数字图书馆的复制成本极低,边际成本接近零,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又采取了收费阅读的形式。徐瑄表示,如此一来,数字图书馆经营者可以从中牟取暴利,此类侵权案例不仅仅涉及侵权问题,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成本。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既侵害了作者的版权,也限制了公众接触或阅读版权作品。这对社会整体进步有害。

使数字图书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如何确保著作权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又能发挥中国数字图书馆的作用,使数字图书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冯晓青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认识到数字图书馆并不是著作权保护的禁区,即使是公益性质的数字图书馆同样存在尊重和保护他人著作权的问题,数字图书馆应形成将他人图书作品数字化并利用和传播前的授权许可制度,而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其次要积极探索与著作权人合作的商业模式,建立与著作权人协商著作权问题的便捷通道和途径,进一步修改现行法律,完善数字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徐瑄表示,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方面,应该建立基于社会正义的多元价格模式或多元保护期限的模式,使作者、图书馆经营者、读者等的诉求都能实现。这可以让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尽快获得现实财产价值,也可以避免低俗作品过多地利用强保护财产权获取不正当的版税。

张慧霞建议,应对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向馆舍外用户提供作品,采取法定默示许可授权模式,并进行一定限制。同时,完善现有法律,制定数据库特殊权利法,防止未经授权进入和使用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张杰马献忠)

(编辑:白逸群)

好了,关于“数字图书馆”找寻数字版权保护的有效路径:侵犯版权还是合理利用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