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开发区推出人才和知识产权新政 中国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问题 医疗美容“看上去很美” 别让微整形变成“危”整形 浙江杭州:知识产权运营助力产业升级 江西赣州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文广新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三年知识产权审判及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 横岗眼镜国际展转让专利逾60个 把电视收纳起来?三星可卷曲电视屏幕专利曝光 广西玉林市46项优秀专利参加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 坐便器近三成不合格 蒙娜丽莎等坐便器上黑榜 我国将加快推进中国产品品牌提升工程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原创音乐的版权之路道阻且长 江苏新增2414项高新技术产品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重高 金锣火腿肠咬出黑色石子 7岁女孩吃后发烧呕吐 安徽省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20批次 4批次不合格 山东德州市抽检307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12批次 重庆:地下作坊专造名牌洗衣粉,才开张即遭查封 四川达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谷歌微软握手言和 宣布终止20起专利侵权诉讼 中国企业被判盗用Under Armour商标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4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饼干过氧化值超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联合利华前董事长:保护受数据驱动的知识产权 中关村查获假耗材:路边收购名牌包装盒装假货 成本几十元卖数百 河南省食药监局:6家企业生产的6批次药品不合格 腾讯游戏发布多款作品 注重版权多元开发 1批次蜂蜜和1批次食用油不合格 从版权作品的数据化使用看“长短视频之争” 安徽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30组定配眼镜样品 不合格3组 《亲爱的》全集泄露:盗版止于智者 五部委发文:知识产权金融将成下一个风口 欧专局基于网络的在线申请服务CMS将停用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32批次 1批次不合格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河南省食药监局:3家企业生产的3批次药品不合格 山东省抽检:1批次即食海蜇头和1批次海蜇丝(盐渍)不合格 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给非洲本土知识治理带来压力 检测试剂盒暗藏专利侵权风险 福建食药监局:20个批次假冒药品被查 板蓝根在列 三星无线充电器专利曝光,可以同时给两部设备充电 今年江西新增地理标志商标17件 拼多多该怎样回应外界“揭短”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撤销联邦地区法院的禁令 调查数据显示电视节目盗版在英国迅速增长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省级专项监督抽查食品接触用塑料制品5批次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糕点86批次 不合格2批次 韩国知识产权新规剑指何方 中美联合打击盗版 查抄非法软件达5亿美元

安徽工商、质监等10家单位联合发布2016年度维权打假案例

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报道3月13日,安徽省工商局、消保委、质监局、证监局、烟草专卖局等10家单位联合发布2016年度消费者维权和打假案例。10家单位共发布约40个维权及打假案例,涉及各个消费领域,其中有至少8起案例都涉及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权益的保护。而关于家用电器、手机、食品安全、购房、汽车、预付卡消费的投诉维权,依旧是2016年度消费维权热点。本报节选部分案例,供读者参考。

要甘草给灵芝消费者吃完进医院

去年12月11日,巢湖市消费者裴女士投诉称,其父亲吃了巢湖市某药房错配的中药,身体出现不适。原来,该药房工作人员误将药单中的炙甘草拿成灵芝,裴女士父亲在喝了中药后,出现腹泻和皮肤瘙痒症状,原本就身患疾病的身体再次受到伤害。而药房负责人表示,灵芝属于滋补类中药,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店内人员工作疏忽,愿承担适当金额的赔偿,但双方就赔偿数额问题争执不下。

巢湖市消保委介入后,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涉事药房一次性赔偿裴女士两万元。

金立手机泄隐私经营者被罚万元

2016年2月23日,蚌埠市工商质监局依法对夏义明销售的金立手机进行抽检。2月26日,经国家相关部门检验,手机应用未向用户明示且未经用户同意擅自获取消费者位置信息,存在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手机该指标不符合国家强制技术要求,为不合格产品。经查,当事人2月19日从安徽朗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购进20台金立GN9007型手机,准备以1489元/台的价格销售,截至案发,当事人已售出11台。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构成了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蚌埠市工商质监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不合格的金立GN9007手机9台,没收违法所得550元,并罚款14890元。

2016年度安徽消费维权报告显示,这一年关于手机的投诉量占单消费品第一。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无法正常关机,按键失灵,无故失灵,泄漏消费者隐私等。

“无理由退房”变有理由也不退房

去年9月,滁州市消费者王某从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订购一套商品房,并交付了一万元定金。而开发商也承诺“无理由退房”。消费者经过实地看房后,对房屋位置不满意,次日就向该公司请求无理由退房。销售人员要求消费者交付首付款,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无理由退房协议书》后才能退款,随后又要求消费者办理银行按揭后才能退款,消费者无奈之下投诉至滁州市消保委。最终经调解,房地产公司全部退还王先生定金以及首付款22万多元,并给予王先生适当礼品作为补偿。

安徽省消保委表示,商品房投诉调解难度一直很大。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不按合同约定办理手续,违约金不能按时支付,定金不退等问题,成困扰消费者买房的最大障碍。

“三包”期内仍要消费者花钱

2016年11月上旬,芜湖市工商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其2015年元旦在某4S店购买一辆新车,首保在该店进行,第二次保养未在该店进行,现在车子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维修,该4S店要求消费者付费。

接诉转办后,市场规范管理局核实消费者所反映情况基本属实。该4S店辩称,因消费者的车辆第二次保养不是在该店做的,所以不予保修。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规定,消费者只要按使用说明书上的规定和周期进行定期保养,并有可信、完整的保养记录,就可享受“三包”服务。4S店以“不在本店保养维修就不能享受三包服务”为由推脱保修义务,明显有失公平合理,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经调解,经营者同意等配件到货后为消费者免费维修。

理发预付卡竟有人“帮着”消费

蚌埠张女士花了5000多元,在一家理发店购买了储值卡,可使用多次后发现数额不对。她在查询后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属于自己的消费记录。与经营者理论后,商家只恢复了多消费的金额。蚌埠市消保委接到投诉后,核实消费者投诉属实。经过调解,理发店最终同意退还预付卡4000多元的余额,赔礼道歉并给予一定的赔偿。

铜陵市消费者朱女士的预付卡也被经营户擅自激活。2015年1月,她和爱人在某健身俱乐部各自办理了一张1386元的健身年卡,并在合同上约定,暂不开卡,激活后开始计时。朱女士办卡后一直没去健身,2016年7月9日晚持卡去该俱乐部健身,商家表示2015年6月卡就已被激活,现在两张卡已作废,如要使用,每张卡还要再加700多元。辖区市场监管局向商家负责人核实情况,对方承认将消费者的健身卡擅自激活的。经调解,商家同意给消费者重新激活开卡,开卡后再开始计时,提供一年的健身服务。

【数据】

◎2016年度,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投诉11098件,已解决1057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83.95万元;各级12315投诉举报机构受理各类投诉191006件,完成18891件。

◎安徽省保监局全年共受理有效消费者投诉3199件,帮助维护经济利益总额3345.92万元。

◎2016年全省累计办理旅游者有效投诉562件,1147人次,调解赔偿消费者损失138.93万元。

◎2016年,全省食药监系统共立案“四品一械”一般程序案件10052件,罚没款金额6800余万元,吊销3家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1家,捣毁窝点7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3件。

作者:洪敬谱陶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