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合司会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驻华办主任一行 百度牵头组知识产权产业联盟 开放智能语音专利 增强现实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北京餐饮业6种霸王条款曝光 禁止自带酒水在列 浙江杭州发布2021年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单 临沂市怡神食品公司两批次糖抽查不合格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伍仁酱丁等2批次蔬菜制品不合格 天津严打侵犯外商投资企业著作权 严查恶意抢注 揭秘沃尔玛“假驴肉门”猫腻:进价差10倍 陕西省机械研究院召开知识产权贯标启动会(图) 丽婴房等婴幼儿食品上黑榜 淘宝仍然在卖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18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浙江杭州抽检:欧尼尔、布丁等商标电烤箱上不合格名单 滁州再添7个不过关小区物业 不合格达30个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速冻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7批次儿童鞋类产品不合格 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报告(2014年)发布 百佳等超市近半散装熟食不合格 河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辽宁大连:系好创新路上的第一粒纽扣 知识产权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人民邮电》报:宽带提速要打破“技术天花板” 安徽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打击“李鬼”有一套:看香港海关如何严打侵权假货 广东佛山的知识产权强市之路越走越宽 Coach包涉假二进宫督促加快电商立法进度 “山寨哪吒”热卖背后的喜与忧 粤北地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在广东韶关开班 假冒“稻香村”为何能进超市 东烟台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换标工作全面开启 安徽六安市食药监局:2批次肉制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质监局抽查24批次与计算机连用的显示设备产品不合格2批次 音乐出版商协会加入PIPCU创意行动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推出新专利分析平台 广东省珠海水产品抽检2份样本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抽查4批次空调制冷剂产品不合格2批次 山西大同抽检:13批次农膜、化肥类产品不合格 广东省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湖南常德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2批次不合格 从多家KTV诉音集协垄断案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反垄断争议的思考 如家回应“卫生门”事件 称毛巾擦马桶是个案 重庆市两江新区举办2018年消费维权讲座 浙江宁波举办互联网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主题论坛(图) 北京6大产业专利拥有量全国居首 继暴风墨镜之后,虚拟现实版权纠纷再起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抽检83批次非医用口罩 5批次不合格 知识产权资产: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浙江嵊州特色产业地名的商标遭东阳同行抢先注册 南京4种地产食品抽检不合格 共享充电宝:妥善处理纠纷,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属全世界首例

近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据悉,“报告”总结了2011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是对上一阶段非遗保护的及时记录,也为下一阶段的非遗保护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建议。

《报告》邀集国内非遗各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参与,既保证了《报告》的专业性、学术性,也进一步凸显了学者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声音。著名杂技研究专家傅起凤、著名民间美术研究专家乔晓光、著名戏曲研究专家康保成、著名传统舞蹈研究专家康玉岩、著名中医研究专家柳长华、著名民俗学家刘晓春、蒋明智等,都亲自参与撰稿。“2011年年度热点”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立法》为题,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先生撰写。著名曲艺研究专家吴文科、著名传统工艺研究专家徐艺乙,为《报告》审稿把关。

在体例方面,《报告》新增设了“中国与国际非遗保护”栏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邹启山先生执笔撰写了《中国行动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国际非遗保护中的影响。此外,《大事记》分省、市、自治区分别予以记述,使读者对全国各省(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的非遗保护情况一目了然,而且资料的完备与准确程度都得到了保障。

《报告》称,2011年我国非遗保护的最大亮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颁布实施。《报告》指出,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这在全世界属于首例。《非遗法》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文化立法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她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对我国当前文化发展问题的具体响应,使得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社会行为。《报告》指出:“在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宪政治理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有意识地珍惜、保护其国民创造的历史文化形态,这是一个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也是《非遗法》最为深远的意义所在。”

《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非遗保护取得的第二项成绩,是从制度层面为实现从“重申报”向“更重保护”的转化提供保障。《报告》分析了我国非遗名录的公布情况,指出2011年新公布的项目在数量上大为减少,速度也明显放缓。2011年9月,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国家级名录项目的“退出机制”。从此,国家级名录项目将不再是“终身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将成为常态化的工作。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非遗保护已进入“后申遗时期”,“需要从盲目追求上名录、上项目,转向更加科学地评估非遗保护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即将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从“重申报”转为“更重保护”。

《报告》指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2011年第三个亮点。数字化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保护方式,它伴随着数字摄影、三维图像信息处理、虚拟现实等图像图形处理技术及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强调借助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全面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采集、管理、传播、服务等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相对真实、完整的记录,并且在存储、后期加工和传播上也更为便捷。经过多年的尝试和积累,2011年我国有多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项目取得初步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文化部主持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获得验收。

《报告》还指出了2011年我国非遗保护存在的三大问题。

第一,“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非遗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非遗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不少地方的非遗保护常常与生活脱节,打上了政绩化、体制化、功利主义、商业化的印记。

第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作为不大,效果不明显。作为具有前瞻意义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在国家划定了十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出台了一两个意义不确定的保护规划之后,在新的一年未见到新的进展。“实验区”最终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实验”的成功与否该如何检验?这些问题尚未得到科学的解答和有效的解决。

第三,非遗保护不均衡的现象非但没有得到缓解,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在城市中生存的声名显赫的大项目,如京剧、昆曲等,生存状况、传承与保护状况越来越好,而在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的贫穷农村生存的一些剧种,则愈发无人问津。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类别的非遗项目中。

第四,国家级名录中分类不确切、名实不符的情况困扰着保护工作,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的情况尤为严重。

《报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特别指出,目前非遗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与学术研究的缺位或研究成果转化不畅有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