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新闻通报会曝光20起违法医药广告案件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23批次防腐木材产品 不合格2批次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木薯淀粉等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五常大米”被冒用 证明商标来保护 短视频造假卖惨,平台须担打假主责 2017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培训班在京举办 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和转化水平 美国:专利所有人的声明或缩小专利范围 山东省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2021年第17号) 爱尔兰在颇具影响力的产权指数排名中下滑一位 北京顺义区知识产权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联合检查活动 2019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巡考视频工作会议召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 浙江高朗卫浴等多批次水嘴产品 超两成不合格 吉林长春抽检食用农产品530批次样 不合格品20批次 广东湛江遂溪县:打造契合县域知识产权工作新亮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巡视整改:切实解决“靠专利吃专利”问题 “云剑联盟”13省联合阿里巴巴开展大数据打假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抽检981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9批次 外媒:中国摆脱抄袭形象通信领域跻身世界前列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CNONIX国家标准为抓手 构建新闻出版产业数据体系 山西运城市食药监局:2批次羊肉样品检出氯霉素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成功注册首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浙江温州市抽检食品401批次 不合格11批次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武汉市江汉区楚佬人家菜馆抽检餐具不合格的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 指纹识别置入屏幕下?微软为此申请专利 商务部等13部门将开展扩消费专项行动联合督查 浙江省食药监局:24批次化妆品抽检不合格 河北省食药监局公布上半年十大假劣食品药品案 贵州品牌逐步“百花齐放”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3 湖南省张家界市食药监局:3批次水产品抽检不合格 移动音乐客户端进入版权争夺后期 付费音乐时代开启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10批次儿童玩具产品 3批次不合格 视频网站深挖网络综艺节目版权价值 强化企业专利创造运用能力 “珍妮曲奇”引争议 不当注册有“关系” 厦门市工商局:床上用品(冬被)抽检44%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抽检:龙海市紫云食品有限公司的1批次胡萝卜汁果冻(芒果味)不合格 在数字化时代加强期刊版权保护力度 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班举办 安徽发布纲要:到2025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额达到130亿元 广东专利金奖奖金提高至30万元 5月1日起施行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抽查6批次一次性筷子产品 不合格1批次 河南省新乡市市场监管局关于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期) 在华将“新百伦”用于标识及宣传商品招致诉讼,法院一审判决构成侵权 假停车场敛财门道:路边划车位月挣七八千 甘肃抽检:梦祥银、派瑞等标称商标的贵金属首饰及制品(含镶嵌、非镶嵌)15批次不合格 陕西延安:1批次肉制品亚硝酸盐超标 进口汽车品牌何时低下"高傲头颅" 肯尼亚发布反假冒(备案)条例

电商打假第一案的破冰意义

全国首例电商打假案公开宣判,也意味着国家将网购中的假货泛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开始通过司法渠道打假,势必推动打假之路走向制度化、司法化,推动打假主体多元化。淘宝“第一案”胜诉后,期待有更多深受假货之害的电商平台、品牌企业以及消费者,早日拿起法律武器,将售假店铺绳之以法。

7月20日上午,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对淘宝诉平台售假店铺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法院认定,被告的售假行为,对淘宝商誉造成损害,要求被告向淘宝赔偿12万元。据悉,该案系全国首例公开宣判的电商平台诉售假店铺案。(7月20日《京华时报》)

案情大致是这样的:姚某从2015年始,在淘宝出售宠物食品。去年5月,淘宝与玛氏联合发现,姚某销售的“Royalcanin”猫粮存在假货嫌疑,遂以神秘购买的方式,在该店铺购买了一袋价格99元的宠物猫主粮。经过品牌方鉴定,该猫粮为假货,随后淘宝将线索移送警方,姚某被警方抓获。而淘宝则以“违背不得售假约定、侵犯平台商誉”为由将姚某告上法庭。淘宝抛弃“护犊子”心理,起诉自家平台内的售假店铺,这无疑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阿里对假货的“零容忍”态度以及不懈的打假努力,一直有目共睹。无论是与世界百余品牌搭建全球首个“电商+权利人”共建体系平台,与品牌商联合打假;还是与部分世界品牌组建“大数据打假联盟”,以及对外披露“售假账户操控人”“假货生产企业”两张大数据打假地图、首批“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还有就是呼吁有关部门“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且一直积极配合各地公安打假等,无不走在了众多电商平台的前面。

打假不能仅靠电商,电商打假也不能仅靠阿里。其他电商平台也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假货吧?消费者“苦假货久矣”,不管哪个电商平台都有责任清扫假货,用网络技术、法律手段惩治各自平台内的售假店铺。正如马云所说,每卖出一件假货,阿里会损失5个客户。因售假分子个人行为引发的平台商誉损失,是任何一家电商平台的无妄之灾。所以,在阿里以巨大的投入严打假货时,其他平台不能睡大觉,当对假货形成合围合剿之势。

全国首例电商打假案公开宣判,也意味着国家将网购中的假货泛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开始通过司法渠道打假,势必推动打假之路走向制度化、司法化,推动打假主体多元化。淘宝“第一案”胜诉后,期待有更多深受假货之害的电商平台、品牌企业以及消费者,早日拿起法律武器,将售假店铺绳之以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