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宣讲会举办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7年第9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湖南长沙岳麓区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执法巡查活动 云南抽检烟花爆竹108批次样品 不合格14个批次 加拿大高端户外品牌 Moose Knuckles 诉中国商家出售假冒商品胜诉,获赔5200万美元 雷诺申请“田纳西”商标 或将重返美国 美国:联合国将药品短缺归咎于专利体系大错特错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广西贺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53批次样品不合格5批次 我国出台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发展新规 这两家广东食企 上了总局不合格榜 江西省质监局:电线电缆、消防产品质量抽检194批次23批次不合格 贵州省食药监局:51批次挂面标签不合格 美媒:中国制造告别廉价仿冒 创新机制值得外企学习 【法律案例】互联网原创作品被侵权怎么办? 尊重知识产权 中国制造领略专利魅力 京东天猫因食品不合格再被食药监通报 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建议《著作权法》修订2017年提请审议 同仁堂下属药企产品被曝质量不合格 北京市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4号) 别让假冒伪劣伤了乡村消费后劲 烟台这5所学校被检食品不合格 美国白宫考虑暂时取消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复用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吉林高新区“抱团”保护知识产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重启中文PCT申请受理 加强专利保护 激发创新热情 山东这5批次食品不合格 泰安1家单位上黑榜 外媒:美怂恿日欧打击中国知识产权 遭一口回绝 南非:著作权审查委员会报告即将公布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439批次样品不合格6批次 空调打响专利战 格力诉美的奥克斯侵权 标称贵阳南明黔粮斋风味食品厂生产的1批次豆浆蛋白质项目不符合标签明示要求 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公安消防大队举行11.9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集中销毁仪式 知名品牌岂是网红食品乱蹭的“流量” 陕西省食药监局:18批次药品抽验不符合规定 广西设立境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广东省韶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243批次 不合格5批次 河南省食药监局:4家单位生产的4批次药品不合格 沈阳筹建失信企业黑名单数据库 联动惩戒失信者 文化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官方:网购存假冒伪劣商品 电商产品不合格率为26% 美科技公司专利榜:IBM居首苹果都没能进前10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92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郭敬明迟来的道歉仍值得反思,保护知识产权需要各方合力 专利文件是否享有著作权? 贵州省仁怀市寅腾酒业公司养生酒不合格 江苏无锡高新区国家级专利奖争取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图书版权"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上个月结束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中国童书加快了“走出去”步伐。版权输出作为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方式之一,我国实践时间短,经验少,图书版权贸易逆差依然存在。不过,引进与输出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近年来,更是涌现出《山楂树之恋》《狼图腾》以及莫言系列作品等一系列成功走向海外的案例。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举办的版权人沙龙上,有着多年版权输出经验的企业代表向记者介绍了图书版权走向海外的路径与困境,以及图书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探索历程。 优质内容提升海外影响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山楂树之恋》的版权输出到了20多个国家,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莫言系列作品不断推向海外。他们都认为,图书版权输出不仅仅在于提高数量,更要注重提高作品的质量;图书出版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用图书这种载体让各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 要推出在海外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首先要掌握海外出版社对中国图书的动态需求。精典博维董事长陈黎明认为,出版社签约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名家,或者与国外优秀的汉学家、翻译家合作,通过他们了解海外市场对中国图书的需求,能使输出的图书“入乡随俗”。此外,与海外出版社建立长期持久的合作,做好前期宣传,为系列图书进行完整版权输出,都有利于中国图书更好地“走出去”。 其次,不同的出版社需要根据各自特色进行策划,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部主任刘光宇介绍,人大社紧抓权威学者的权威著作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著作,突出高端学术性和权威性,作家资源丰富。同时,注重以重点合作伙伴为核心的联合开发、深度合作,从选题策划之初,就要考虑海外市场。以对外汉语教学图书为主的华语教学出版社在版权输出上有着先天优势,该社海外拓展部主任顾珺介绍,合适的选择策划是成功的基础,该社从选题策划到图书设计都有外籍雇员参与,翻译审稿也由外籍专家定稿,这样在每一个环节都确保质量,尽量贴近海外读者。 通达渠道助推图书输出 图书出版要真正“走进”海外市场,除了需要优质的内容,也需要通达的渠道。 陈黎明认为,有条件的出版社可以建立海外分社,以顺应国外的出版方式,实现出版的本土化和市场化。另外,可以利用合资出版社海外的渠道,或者和国外出版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海外出版社相互推介,提高在国外的知名度。但真正要做到这些,对于很多缺乏市场历练的出版社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此前有着多年版权代理的经验,他建议,出版社要积极参与交流活动,比如国际书展、相关评奖等,积极申请一些国家项目和国内外政府的资助,集合各种资源,推动图书“走出去”。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我国就实施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鼓励图书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另外,中外经典互译出版项目已经启动了与俄罗斯、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合作。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有一些出版社也开始利用数字平台“走出去”。张洪波认为,在网络数字时代,与纸质书相比,电子书更适合“走出去”,应更多地将眼光聚集在数字版权的输出上。他透露,国内有些机构正在积极筹建中文电子书海外版权推广平台,寻求与亚马逊等成熟的电子书销售平台合作。 多处着手推进版权贸易 虽然业界在不断探索版权输出之道,但是也清晰地看到了我国图书出版“走出去”过程中在国际合作的经验、运作模式、专业人才等方面都有不足。 首先,专业翻译人才的缺乏和昂贵的翻译费用就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一大掣肘。一本文学类图书的翻译费动辄几十万元,而且周期长达两三年,这严重影响了国外出版社的积极性。而国内出版社提供不了高质量的样章翻译,也会影响到作品的海外推广效果。 其次,版权贸易这项工作涉及很多细节,需要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用顾珺的话说,售前的资讯推介、售中的谈判及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要具备专业知识且要求细心周到。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我国版权贸易的专业人才建设并不乐观。国内版权经纪人队伍目前尚未发展起来,国内出版社成立专门的部门从事版权输出工作,最长也就四五年时间,有的甚至刚刚设置专人专职,一般也就三五人。 图书出版“走出去”已经不易,要“走进去”就更是难上加难。如何从各自的产品和市场出发,用更加专业的眼光,将优秀的作品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向海外,还需要出版社不断的探索。 (知识产权报 记者 刘仁 实习记者 晏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