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座谈会召开 工商总局:专利联营六种情形被认定垄断将重罚 重庆市梁平区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9号) 近九成手机预置软件不可卸 涉嫌违法侵权 甘肃省食药监局:6批次食品不合格 河北部分4S店发动机冷却液不合格 来论|假“专特供”名酒是特权崇拜的黑色幽默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85批次 不合格3批次 提品质创品牌 广西已有地理标志168个 如果没有集体管理组织权利人将会怎样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调研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 拓宽评价机构主体 发挥平台型企业作用 被美国政府封杀,卡巴斯基:都是盗版微软软件害的 湖北监利县局紧盯本地市场开展卷烟打假 专利保险,企业为何不愿掏钱?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3批次磷石膏建材产品不合格 4680瓶不合格进口香醋 已发出召回通知 全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江苏召开 天津市高法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例:勿碰警戒线 山东省青岛市质监局抽查12批次胶粘剂产品不合格1批次 山西省晋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第三期) 美国首个汽车专利诞生 车史上的今天11月5日 质检总局、中国经济网联合发布"企业质量承诺产品目录"调查问卷 北京商报:微博用户协议错在以保护的名义占有 上海市工商局抽检40个批次鞋类商品18个样品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到四川调研 疯狂贴牌 作坊里造出“名牌”热水器 古巴要美国允许“哈瓦那俱乐部”商标合法注册 上海市食药监局抽检6大类食品285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湖北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1批次 3批次不合格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来天津市交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保护环境整体向好 核心专利彰显价值 山东青岛即墨区109家企业获知识产权奖补资金206万元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恢复经济秩序更需发挥知识产权作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津举办“专利侵权纠纷口头审理”观摩 河南省食药监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青岛、日照联合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 安徽省涡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查16批次不合格 用监管消除黑作坊“讲良心”的荒唐 河北建立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繁简分流制度 山东省淄博市食药监局抽检139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 安徽省合肥市食药监局:1批次杏脯半梅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品不合格 江苏卫视回应"非诚勿扰名称被判停用":甚感意外 内蒙古检出6821批进出口商品不合格 湖北省武汉市质监局抽查:15批次验配眼镜不合格 山东威海市抽检:鸡胗(熟)等3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 上半年全国共查缴盗版教材教辅等非法出版物97.9万余件 韩农林水产食品部拟大幅加强对美牛肉检疫 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培训会在成都召开

何以遏制高校教材盗版泛滥?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再强制给学生统一订购教材,大学生自行购买教材成了常见现象。媒体日前调查发现,因为购买正版教材的开销较大,书商与出版社教材销售渠道和机制呆板等原因,不少学生不是花费不菲,就是在开学一两个月后还拿不到教材,以至于大量学生去二手书店或复印店购买,催生出火爆的盗版、影印或复印教材市场。

不能因便宜放任盗版

□张立美

正版价格贵是盗版泛滥的一大原因,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盗版教材泛滥的理由。按照市场规律,正版图书、影像制品的制作成本,本来就比盗版要高很多,这些成本除了出版、流通、给政府交纳的税收等之外,还包括支付给著作者的稿酬(版税)的知识产权成本,盗版图书、影像制品特别是高校门口复印店复印教材,恰恰就是绕开了这些必需的成本,才会更便宜。

从法律角度说,虽然《著作权法》允许为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可以复印教材,但前提条件是少量复制,不是整本复制。而且,明确规定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不得出版发行。可见,高校门口复印店复印教材泛滥,实质上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侵犯了知识产权,是典型的盗版行径。

在知识产权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我们应当切实保护好高校教材编写者、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对于盗版教材以及影印、复印教材的侵权行为,应依法查禁,不能手软。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出版商也应当提高正版大学教材的水平和质量,更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设法减少大学教材的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建立供需平台,鼓励大学生循环使用正版教材,主动拒绝购买盗版。

出版社也要放下身段

□戴先任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正版教材太贵导致盗版泛滥的现象。现在是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不断发展,线上的盗版书籍、非法的PDF版书籍越来越多。而正版教材则仍以线下教材为主,不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盗版教材在线上的猖獗活动,映衬了出版社应对新兴业态的迟滞。学生能在网上买到更多更新的内容,也就没必要再花高价购买正版教材了。这些都将倒逼出版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增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量。

应对这些新挑战,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好原作者、出版社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出版社也要加快转型升级,主动跟上时代步伐,尤其是不能等被盗版逼得无路可走,才采取行动,应是为了读者权益、为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而主动作为。

长期以来,生产教材的出版社都处于旱涝保收的垄断地位,这些出版社有的至今在中小学教材出版中处于主导地位。一些出版社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就是与他们处于垄断地位有很大关系。所以,应对盗版现象,出版社应放下身段,练好内功,通过提升服务和质量来赢得市场。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在教材采购等方面有所革新,通过招投标,公开公示等手段,牵头组织做好学生教材采购等工作,并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监督,让良性的市场竞争来倒逼出版社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兼顾学生利益。

需要综合“下药”

□余明辉

高校教材盗版泛滥,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监管不力,大学周边打印店盗版教材泛滥不是新闻,对此,社会多有呼吁,有关部门也多次出手整治,但效果一直不理想;教材经营呆板,大学教材之所以盗版泛滥,不全是因为正版书定价不合理、贵,也与教材来得太慢等因素有关。一些出版社固守原有的订购、印刷、交付等渠道,凑够一件(一箱)才发货,学生们开学一两个月了教材还没影子,当然只能买盗版。

其实,现在物流、印刷等已经很发达了,复印店都可以一需求一复印(印刷),出版社等为什么不能够像复印店一样,在经营方式上更灵活一些?我们走入互联网+时代,针对教材太贵等问题,教材著作权人完全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学生等方式,直接与有需求的学生进行网上交易。改以往的纸质教材为网络教材,学生只购买版权,既确保了著作权益,又让学生减少了购买教材的支出,实现共赢。

总而言之,要想遏止大学盗版教材泛滥现象,首先需要有关部门及时出手,打击盗版,净化相关教材市场。其次,更需要学校、出版社、教材编写者等切实转换脑筋,转变服务、经营思路,与时代接轨,搭互联网+快车,让平价正版教材、快速到达学生手中。只有这样,大学教材盗版市场才可能遏止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