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梁丹妮:尊重版权从你我做起 “我国”从主要数据看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知识产权”昆明呈贡区:6项重点工作推进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作 “人工智能”中国抢跑:人工智能 “通信”自主通信技术架起抗震救灾“生命线” “商标”任月丽“西单女孩”商标纠纷接近尾声 “淘宝”南昌一男子网上销售假安踏被判3年 “通信”自主通信技术架起抗震救灾“生命线” “品牌”品牌跨界当心乱了阵脚 “交响乐”李海鹰:音乐人既要能创作还要懂版权 “专利”专利转化不再难泸州政府出钱“扶一把” “园区”用创意产业“激活”创新之城 “专利”苹果获新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不遗余力 “处室”“真材”保质效举措有“实料”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在“一带一路”上大显身手 “癌细胞”高技术“眼镜”可使癌细胞无处遁形 “年货”天津河西开展节日市场维权监管 “陕西省”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500亿 “版权”上海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数字”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基地在石景山掲牌 “喀什”喀什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加坡”马鞍山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自主创新闯出市场 “企业”科技部等三部门确定第五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国电”科博会中央企业盛大亮相 “黑龙江省”去年黑龙江高新技术产值逾6000亿同比增长20% “大连港”大连港立足自主创新建设现代信息港 “汇源”汇源:商标与企业命运共浮沉 “专利”知识产权质押为“知本”插上“金翅膀” “特纳”美国财长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为美企提供巨大商机 “知识产权”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知识产权分量 “闽剧”国家级非遗闽剧进入手机彩铃 “旅游”河北打造七个全域旅游品牌 “月饼”月到中秋分外明——重庆开州区依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强月饼产业 “苹果公司”中关村开查山寨苹果店无授权不许使用苹果标志 “苏州”与市场共舞激活创新非遗保护探索“苏州方式” “车厢”国内首辆“伸缩车”亮相河北邯郸已获专利 “文博会”第八届文博会总成交额1432.9亿亮点精彩纷呈 “故事”无言的戏剧不息的传承 “健康”依托知识产权挖掘“幸福蓝海” “侗族”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生活 “北京”两同行“如期而遇”侵权者被判改名 “文化遗产”谱写中国文化新华章 “绒绣”老字号创新传承“针尖上的非遗” “全息”新技术,让你过年更嗨 “大脑”3D打印技术首次造出类脑组织 “互联网”美国立法管理互联网的先行者 “文化”知识维权何时不再难 “中国”美报告称中国科技实力迅速提升 “微软”姚明入股企业吃官司侵犯微软版权恐赔367万 “智慧”钱大群:中国将创造出新一代信息科技产业

“版权”梁丹妮:尊重版权从你我做起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架构”信息产业发展之未来》,如果您对“架构”信息产业发展之未来感兴趣,请往下看。

高性能计算机和微处理器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是信息时代的基石。

说起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十分陌生而又神秘莫测;说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很多人可能也并不知道联想、曙光、龙芯这些令国人扬眉吐气的名字背后,到底和它有何渊源。作为我们国家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向上设立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秘的面纱背后,到底是何庐山真面目呢?

民族信息产业的“曙光”

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中,高性能计算机尤为重要。它又称战略计算机,代表着计算机领域的最高水平,一直被视作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科技战略制高点。通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则是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IBM、英特尔、惠普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代表了美国的核心产业竞争力。”中科院计算所所长、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凝晖告诉记者,在我国自主研制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龙芯CpU之前,这样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们自己基本不掌握核心技术,完全受制于人。西方也一直将高性能计算机列在禁止对我国出口的名单上,就连石油勘探、气象预报部门进口的计算机都要在外国人的监控下使用。

说到曙光和龙芯,就不能不提到计算所前任所长、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国杰院士。1988年,李国杰回国后,长期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开发工作,是计算所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和龙芯CpU两项事业的领路人。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也正是在李国杰院士的领导和策划下诞生的。

1993年,在李国杰的带领下,自主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SMp(对称式多处理机)结构计算机——曙光1号,闯出了一条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之路。曙光1号是我国“863”计划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设计制造支持多线程机制的对称式紧耦合并行机的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我国在并行处理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

现在,在高性能计算机的世界舞台上,曙光无疑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曙光团队解决了系统规模、计算密度、系统效能的三大难题,实现了高效能计算机从十万亿次提升到百万亿次、千万亿次的跨越。曙光5000A位列TOp500第10名,是当时世界上美国之外最快的HpC;曙光6000(星云)位列TOp500第2名,实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技术跨越式的进步。曙光团队的“曙光高效能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做产业创新的源头

在中科院“创新2020”新时期,计算所的定位是要做“计算机产业的技术源头”。在孙凝晖的“梦想蓝图”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是我国计算机产业技术创新“源头的源头”。

“对于计算机这种具有很强产业导向的学科来说,仅做知识发现是不够的,也不是发发论文就可以的。我们希望研究成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这是我们和一些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不同的地方。”孙凝晖希望更多地肩负起驱动产业发展的重任。“科研力量向一线倾斜,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到第一线,包括与企业合作研发它们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技术。”实验室最年轻的研究员陈云霁说,“我们做的工作都是跟产业、跟实际的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晓维解释到,实验室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实验室,其特色是技术的辐射作用,很多技术创新的源头来自于实验室。通过创新方法到关键技术,由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推进产业化,形成一条“想得到、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的产业生态链。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当年李国杰院士的下海创业,创办了曙光公司,干起了自己并不熟悉的企业;正因为如此,他才迎难而上,敢于在专利丛生的通用芯片领域领导龙芯团队杀出一条血路。曙光高效能计算机已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性价比最好的机群系统,2009年至2013年连续5年取得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成绩。以曙光刀片服务器为主的产品近三年累计销售额超过21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孙凝晖介绍,从“强调价值导向的研究”这一宗旨出发,实验室肩负三大使命,一是为提高我国计算机体系结构整体研究水平作出贡献;二是弥补本土创新链条的欠缺,加强“源头”的创新力度;三是作对中国信息产业有价值的研究。具体而言,实验室要在十年之内完成两大突破,即研制艾级超级计算机和十亿级高通量计算机,以及研发出解决数据处理难题的数据处理器(DpU)。

架科技产业的桥梁

采访这个实验室有点令记者意外:没有想象中满目琳琅复杂的科研仪器设备和穿着白大褂一脸严肃的科研人员做着古怪的实验,这里就和普通的写字楼差不多,格子间里每个人面前放着电脑而已。捕捉不到充满画面感的镜头,只能欣赏思维碰撞的火花。

谈到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李国杰院士仍旧显得忧心忡忡。“在计算机领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家的,谈什么信息安全?”他告诉记者,因为核心技术是别人的专利,我国的著名通讯企业,每年都要将收入的5%至7%向美国高通公司缴纳专利授权费;不仅如此,自己所有的专利技术还要让别人免费使用。“说到底是自身实力不行,如果能让别人不得不用你的专利,这样才能坐下来谈判。”

在信息科技领域,有个残酷的法则,就是“赢家通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都会为第一名所占有,留给第二名及后来者的机会少得可怜。因此,尽管我们已经“从无到有”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但如果不能做到第一,实际上依然没有话语权。如何赶超,正是计算所和实验室努力的方向。

“现在经常说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实际上从学术到技术再到产业,中间有两道断裂带。通常说的是我们缺乏从技术到产品的转移,实际上从学术到技术之间,也缺乏转化。我们希望为这两条鸿沟架起桥梁,打通整个学术—技术—产业价值链条。”孙凝晖所长也对产业报国寄予厚望。

科技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尽管没有定论,不过在孙凝晖看来,产学研结合的人才流转机制是个很好的途径。孙凝晖鼓励科研人员和他的学生们去企业,或者自己创业,计算所和实验室每年都有很多优秀毕业生去大型公司的核心研发部门。实验室副主任冯晓兵也提到,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技术转移只是把技术转移过去,而美国更多的是“人带技术”一起过去。实验室跟华为的合作,就是希望将来“人带着技术”一起转移过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今年,实验室毕业的多位博士都去了华为工作。(记者杜铭)

(编辑:刘珊)

好了,关于“曙光”“架构”信息产业发展之未来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