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食药监局:16批次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 把握发明构思,客观判断创造性 标准推广与版权保护推进会在福建厦门召开 成都3批次插座不合格 “正泰电工”插座存触电隐患上黑榜 辽宁16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 酒类问题多 北京为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惩戒严重失信行为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蔬菜制品46批次 不合格样品1批次 惩治侵权行为 鼓励自主创新 河南开封举办2020年知识产权保护及运用暨商标品牌战略培训班 辽宁省大连市食药监局:9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省连云港市食药监局抽检桶装水45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1.11% 开放实验室打击假冒产品临沂“质量月”活动启动 福特称领克与林肯发音相似 涉嫌侵犯商标权 广交会:提升参展质量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惠达卫浴两款水龙头不合格 深圳南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试运营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信用信息近5亿条 辽宁省营口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84批次 5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贵州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筹建工作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图) RF研发商ParkerVision诉苹果高通等4家公司专利侵权 江苏镇江市京口区:17批次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少儿图书版权引进输出渐趋平衡 辽宁省沈阳市抽检饼干6批次 不合格1批次 湖南举办新一代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检索与分析系统培训 我国正逐步建立指导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 江苏徐州建立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一体化协作机制 微信版权保护为“内容创业”护航 江苏南通:“地理标志”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广东中山市工商联携多部门在古镇举办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巡讲会 俩“搏力谋”孰是孰非见分晓 二维码:突破“专利墙”,提升话语权 诺维达、乐家等品牌电子坐便器被检出不合格 苹果遭专利流氓“盯梢” 钱多也是错?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不合格食品 漳州这几家上榜 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商标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召开 “百岁山”与“万岁山”之争见分晓 山东青岛黄岛区:“四集中”协同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河北秦皇岛推出“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 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管辖权问题推 翻地区法院裁决 人保加盟青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 浙江省青田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生姜铅含量超标 海南省抽检:3批次餐饮食品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超标 外媒:中国在欧洲专利申请数大增但申请质量较低 核心专利助推柔性OLED产业起航 网络餐饮服务监督应落到“实”处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方便食品3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苹果MFi认证厂商3年增10倍:但假冒产品仍很多 四川省广安市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日本18禁游戏盗版泛滥 正版玩家只占1成 黑油站屡禁不止 用“黑心油”犹如定时炸弹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执法工作机制——专访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

文字实录:

【主持人】:请问“十二五”期间,执法打假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成效有哪些?

【严冯敏司长】:“十二五”是执法打假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经历了体制调整、机构整合和食品职能划转,全国质监系统执法战线主动适应新形势对执法打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决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工作方针,依法履行职责,勇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重任,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5年来,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21万人次,查办各类质量违法案件51.1万起,涉案货值239.2亿元。其中,大案要案1.42万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514起。主要成效如下:

【严冯敏司长】:(一)持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围绕增强打击力度,严查彻办大案要案。针对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反映较多的食品、农资、建材、消费品、汽车及其配件等重点产品,持续组织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严查彻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惩处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违法分子,打击了一批质量违法行业“潜规则”。5年来,查办大案要案、移送公安机关涉刑案件数,比“十一五”期间,分别增加121.1%、298.1%。围绕增强共治力度,不断完善区域性质量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责任体系。“十二五”期间,全国28个省排查梳理,累计确定375个重点区域。

【严冯敏司长】:各地通过暗访排查、执法检查、派员督查、稽查建议书、约谈重点区域政府和质监局及企业负责人,推动重点区域集中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其中,总局重点跟踪督办的66个重点区域,大部分实现了取证率和产品合格率明显上升、投诉举报数和案件发生数明显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围绕增强宣传力度,营造了质检执法打假宣传氛围。坚持边打边说,五年来,总局共公布231起典型案件,各地也定期公布查处的典型案件,发挥了震慑违法、警示教育、引导消费的作用。

【严冯敏司长】:(二)持续推进“双打”专项行动。按照“五抓五保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质检系统共查处“双打”案件19.18万起,涉案货值94.01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024起,捣毁窝点7926个。全面实施“双打”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实施两年来,全国质检部门公开“双打”案件9085件。

【严冯敏司长】:(三)开拓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新领域。针对电子商务领域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多发高发态势,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电子商务产品打假专项行动,查办了一批质量违法案件,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杭州成立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电子商务产品执法协查工作规范》,推动建立健全全国协查工作机制,推动属地查处工作的开展;组建由重点维权企业参与的电子商务产品打假维权协作网,初步形成“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信用管理”的电子商务产品监管工作机制。

【严冯敏司长】:(四)创新企业质量承诺与执法打假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围绕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与监督制度的实施,推动净水器等产品质量承诺活动,将承诺的产品范围扩大到56种消费品,有效促进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的落实。

【严冯敏司长】:(五)把应急处置质量突发事件工作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之中。制定了《质量技术监督重大突发产品质量违法案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坚持关注舆情、第一时间、稳妥应对、依法处置原则。“十二五”期间,有效处置了锦湖轮胎“返炼胶”、“瘦身钢筋”、“问题汽油”等突发案件,以及惠普笔记本电脑质量事件、大众DSG故障、新速腾汽车召回等事件。

【严冯敏司长】:(六)不断加强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在制度建设上,通过完善制度,持续推进全国质监执法规范化管理。总局执法司从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人员履职能力、强化执法保障措施、推进执法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关于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伍管理指导意见》,实施了暗访排查、稽查建议书、行政约谈、督查督办、绩效管理等制度。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严冯敏司长】:在机制创新上,着力健全质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与公安部联合发文明确了案件线索通报、移送程序和联合督办的规定,与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大案要案,并联合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10起“两法”衔接典型案例。在推动执法方式转变上,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基础,大力推进技术执法。在人员素质提升上,组织开展了执法打假办案能手评比,共评选出了238名办案能手;加强培训,共培训基层执法人员8000余人。

【严冯敏司长】:在工作督促检查上,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集中检查活动,切实推动“从严治检”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推进执法文化建设上,制做了《质检稽查之歌》,作为执法打假工作主题歌在系统内广为传唱。质检12365系统建设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全国31个省级质监局与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实现12365系统电话互联互通,成为质检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12365系统“执法管理、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应急指挥”四个功能模块基本开发完成,“执法管理、信息采集和单兵系统”软件已经在全国各级质检系统投入应用,全面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

【主持人】:2015年消费品执法打假主要工作?

【严冯敏司长】:按照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违法分子,曝光一批违法企业,打击一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潜规则”,着力破除地方保护的干扰,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的要求,2015年总局组织全国质检部门开展以空气净化器、净水器、食品用金属制品、餐具洗涤剂、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童车、童装等为重点的“质检利剑”专项行动。

【严冯敏司长】:对空气净化器,严查电机和电容器温升过高、有毒有害物质释放超标、整机除菌率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对净水器,严查净化率效果不达标、材料溶出物含量超标、产品结构的承压能力不符要求、存在电气安全隐患以及标实不符、质量欺诈等违法行为。严查食品用金属制品标识标注和使用材料不符合标准要求,餐具洗涤剂总活性物含量、去污力不达标和甲醇、甲醛、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头部位移超标、童车存在不合理间隙、童装ph值超标和家具标实不符等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

【严冯敏司长】:为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严厉打击消费品质量违法行为,质检总局从2015年9月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集中打假行动,依法严惩制售假冒伪劣日用品等消费品违法行为。

【严冯敏司长】:

截至12月份,全国质监系统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消费品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5032人次,检查企业37868家次,查处产品质量违法案件3834起,涉案货值9143.76万元。

【主持人】:“十二五”期间,缺陷产品召回取得了哪些成效?

【严冯敏司长】: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通过企业对发现进入使用环节存在批次性缺陷产品实施召回,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既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又促进了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及创新。这项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同时,符合中国政府职能由重事前审批转变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缺陷产品中的“缺陷”是指产品不符合产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召回”是指制造商主动或政府责令制造商对批次性的缺陷产品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产品缺陷的活动。

【严冯敏司长】:我国于2004年3月开始,建立并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于2007年8月开始,建立并实施缺陷儿童玩具产品召回制度。经过11年来的努力,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严冯敏司长】:一是召回数量逐年增加。自2004年3月至今,共召回2544.1万辆缺陷汽车产品。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数量逐年增加,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突破500万辆大关,其中2015年,共召回缺陷汽车558.6万辆。其中,受总局调查影响数量达355.6万辆,占全部召回数量的64%。这些召回活动,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维护了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据不完全统计,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达300多亿元。

【严冯敏司长】:二是法规建设不断加强。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这是我国首部产品召回的专门行政法规。此外,《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发布实施,对企业履行缺陷召回法定义务的规定,从部门规章、行政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2016年1月1日,《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将缺陷产品召回范围由汽车产品、儿童玩具,逐步扩大到包括儿童用品、电子电器在内的一般消费品。

【严冯敏司长】:三是监管能力明显增强。质检总局、各省级质检部门加强了缺陷产品召回行政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能力,成立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中心作为产品召回技术支持机构,建立了国家产品缺陷工程分析实验室、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以及600多名技术专家队伍和27家产品缺陷检测机构。

【严冯敏司长】:四是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逐步提高。一些企业成立了专门的产品安全管理机构,对于发现的产品缺陷,积极采用召回等方式加以解决,消除产品安全隐患。召回活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2016年,维护消费品安全出重拳,执法打假工作具体措施有哪些?

【严冯敏司长】:在2015年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消费品专项执法打假基础上,2016年继续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围绕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家用电器、电子商务产品等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严冯敏司长】:一是进一步增强打击力度。围绕进一步提升质监执法打假工作的能动性和执行力,完善执法督查制度、大案要案省级局组办和督办制度等,重点查处一批货值大、跨区域的大案要案,打出声威、产生震慑。

【严冯敏司长】:二是进一步增强共治力度。对儿童用品、家电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生产企业集中、质量问题多发的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检查、派员督查、暗访排查等综合治理,对问题复杂、整治困难的重点地区试行挂牌段、行政约谈。推进重点地区区域性质量问题的集中整治,完善区域整治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严冯敏司长】:三是进一步增强宣传力度。要坚持主动宣传和边打边说,积极把握舆论宣传导向的主动权,增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力度,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执法宣传。讲好执法故事,传播好质监声音,传递正能量,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对查办的典型案件进行集中公布,提高执法打假的影响力和震慑力。

【主持人】:2016年缺陷产品召回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严冯敏司长】:2016年1月1日,《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质检总局把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作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不断完善消费品召回制度,科学制定召回目录,逐步把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消费品全部纳入召回范围。推动地方质检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完善与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消费者作用,多元共治,更好地保护消费品产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主持人】:相对于汽车等高价值消费品,低价消费品召回完成率较低,应如何提高缺陷消费品召回完成率?

【严冯敏司长】:生产者作为缺陷消费品的召回主体,应依法严格履行其召回义务。生产者应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提高召回完成率,首先要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对消费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一旦发现缺陷产品,能高效及时地从消费者手中召回;其次一旦实施召回,应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和渠道广泛发布信息,提高消费者对缺陷产品以及召回信息的知晓度。此外,社会各界也要加大对缺陷消费品召回信息的宣传力度,政府部门负责依法对企业履行召回义务的情况实施监督。

【主持人】:社会各界如何更好地参与缺陷召回这项工作?

【严冯敏司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形成共治局面,才能奏效。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组织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消费者作用,鼓励消费者积极提供缺陷线索、配合缺陷调查和召回实施情况监督,陆续开通了汽车产品缺陷投诉网络平台、呼叫中心和舆情监测系统,收集消费者、媒体及各方反映的产品缺陷信息。

【严冯敏司长】:截至2015年底,共收集产品缺陷投诉信息超过9万条。此外,我们还注重发挥媒体作用,通过典型案例、主题活动、知识宣讲等多种方式宣传召回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作用,通过邀请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消费者代表、律师等参与法律法规的起草,以及重大案件的处置和调查,促进各方参与,多元共治。

【主持人】:电子商务产品执法打假是不是质检总局的职责?

【严冯敏司长】:电商产品监管是一个新领域,现在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业态,超越了传统的生产、流通范畴,商业模式有B2B、B2C、C2C,现在还有了020,已经很难有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和流通之分。我们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执法打假,是通过互联网发现产品违法线索,追溯制售源头,查处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最后落到源头打假,没有突破质检的职能定位。

【主持人】: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群众极为关注,请问你们在防治大气污染方面有什么举措?

【严冯敏司长】: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围绕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车用发动机和汽柴油“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各地质监部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保障了汽柴油升级方案的落实。已出动执法人员60701人次,检查车用发动机生产企业120家、整车生产企业335家,检查汽柴油生产企业147家、销售企业17999家,查办案件464起,涉案货值金额63891.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1起。

【严冯敏司长】:“十三五”期间,质检总局将继续开展汽车及其配件、汽柴油等“质检利剑”专项行动。加强执法打假与证后监管、监督抽查等工作的衔接配合,发挥技术检测优势,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对违法主体加大行政处罚和信用约束力度;加强与行业协会联手,引导行业自律,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主持人】:现在,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民生计量问题带来的生活麻烦日益增多,对老百姓的关切,你们有什么举措?

【严冯敏司长】:我们将围绕保障民生计量,全面开展加油机、电表、气表、水表“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行为。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的有关情况?

【严冯敏司长】: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创新企业产品质量执法检查方式,推行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制度”的要求,质检总局于2015年11月开始,在家电、童装、洗涤用品三个行业全面推进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严冯敏司长】:一是企业自愿承诺执行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例如,在净水器质量承诺工作中,相关标准规定对铅的净化率不低于90%,但是很多企业承诺了高于90%的净化率,有的甚至高达99%。二是质检部门对企业履行质量承诺的情况开展检查。三是质检总局统一开发信息化平台,将质量承诺企业名单及其承诺的质量标准和各地质监部门检查企业履行承诺的结果信息向消费者公开,接受消费者查询,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

【严冯敏司长】:2015年12月28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一号店4家大型电商平台在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约定在电商平台设置消费者查询入口,由质检总局执法司信息化平台向电商平台逐步推送有关质量承诺企业名单、承诺内容、检查情况等信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消费过程中可以方便查询承诺企业有关信息,充分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有效地维护合法权益。

【严冯敏司长】:在当前质量违法屡禁不止,利用互联网制售假冒伪劣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质检部门开展企业产品质量承诺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将消费者维权监督、行业自律、媒体监督、政府监管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共治质量问题的工作格局和优胜劣汰、优质优价的市场环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使重质量、守信用的企业产生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压力,推动经济发展转到以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

【主持人】:如何运用集中整治手段,保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

【严冯敏司长】:对生产集中、质量问题多发频发的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整治。查办区域产品质量违法案件、依法取缔非法生产窝点,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推动落实区域整治政府负领导责任、部门负监管责任、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消费者监督、各监管部门协作配合的整体效能,完善企业质量承诺与执法打假相结合的新机制,推动社会共治。对“屡整不治、治后反弹”的区域,通过执法检查、派员督查、暗访排查、稽查建议书、挂牌督办、约谈重点区域政府负责人等措施,强力推动整治工作。努力实现重点区域取证率和产品合格率明显上升、投诉举报数和案件发生数明显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主持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执法打假如何做?

【严冯敏司长】: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联合发改委、公安部等8部委印发了《全国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要点》。部署推动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为积极有效地化解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组织各地加大对“地条钢”的打击力度。对钢材生产、销售和建筑工地使用钢材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地条钢”和用“地条钢”轧制建筑用钢材违法犯罪行为。查办钢材案件596起,货值金额2651万元。

【严冯敏司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合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化解建材行业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改革,坚决遏制有关建材产能盲目扩张,清理整顿在建和建成违规产能。

【主持人】:非常感严冯敏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严冯敏司长】:谢谢主持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