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山东省专利奖揭晓 济宁市获奖项目创历史新高 版权江湖硝烟未尽 体育直播需要开发更多“玩法”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8期) 贵州省工商局:部分电子电器类商品抽检不合格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00批次食品 9批次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2批次食品样品实物质量不合格 专利法实施细则增设“过渡条款” 广西质监抽查车用成品油 23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 江苏南京知识产权融资经验全国复制推广 国务院: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 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第三联合督导组赴河北开展督导工作 别当朋友圈伪劣产品的“小白鼠” 安徽枞阳县市场监管局抽检食用农产品21批次 不合格1批次 “创业之路,知识产权来助力—无形的‘知产’,有形的价值”沙龙活动在广东广州举办 摩拜身陷专利纠纷上被告席 专利纠纷成新经济拦路虎 农村集贸市场不是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 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加入商标检索工具TMview 瑞典反盗版组织被诉侵犯商标 简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侵权责任 香港食安中心:泰国进口黑米样本金属杂质含量超出法例标准 调解机制有效化解版权纠纷 妨碍诉讼证明,当心自食其果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商品包装 化妆品合格率80.4%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抽检车用汽柴油(国VI)12个批次不合格 云南昆明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5批次不合格 公安部曝光十起侵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件 “谐和医院”的真问题不在庙门 “毒汽油”横行,缺位的不只是诚信 广东中山市抽检四大类食品65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车用柴油抽检不合格 巴基斯坦国民大会通过了2012年知识产权组织法案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成立 打击假冒伪劣 促进社会公平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7批次老人手机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网络盗版民事责任认定标准尚存分歧 美赞臣奶粉频现黄褐色片状物 四盒中三盒有问题 社论:蟹是套 牌的“好”肉是假冒的“香” 作家的著作权该如何捍卫? 去年全国新设专利代理机构734家 山东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合格率96.2% 国务院通过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苹果公司向比荷卢知识产权局提交“秃鹰”商标的申请 关于网络直播营销监管的思考 云南红河州抓好《质量报告》为宏观调控献策 银鹭八宝粥保质期内变质长毛 饮后身体出现不适 印度总理莫迪对媒体说印度会保护知识产权 福建泉州:设立国际品牌评估中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小”食品成食品安全“重灾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组织2018年北部湾各市开展专利联合执法检查

保护品牌不能靠“山寨自己”

日前,创维发布品牌维权声明,指责拼多多中所售“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等涉嫌假冒。“傍名牌”的受害者远不止创维一家,诸如“小米新品”“松下智能”等品牌,就是采用混淆策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为防被“傍”,不少知名品牌主动出击,“山寨”自己,如“雷碧”“老干爹”“阿里爸爸”等“山寨”品牌,竟都是正牌企业注册的防御性商标。

知名企业热衷于注册防御性商标,是对“山寨”产品横行的无奈。现行体系对驰名商标以外的品牌保护力度弱,企业如不采取防御性商标策略就意味着存有隐患。例如“鲍师傅”未进行全类型商标注册,“山寨”店层出不穷;“华美”月饼3起“山寨”维权仅获赔4.5万元,还不够起诉成本。比起费时费力进行维权,不如多注册防御性商标——企业算的这笔经济账看似没错,但是对整体营商环境而言,防御性商标策略不值得提倡。

企业大量注册防御性商标,至少有两点弊端。其一,加重企业负担。注册一个商标的费用要2000元左右,而这仅是开始。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闲置3年的商标可被主张撤销,此即为“撤三”制度。为维护防御性“山寨”商标,企业各出绝招,例如在无人看到的地方大量制作灯箱宣传,或是在纪念品上用小字印刷,就是为了制造该商标仍在使用中的证据。防御性商标越多,这笔花费就越大。其二,垄断商标语境,降低商标活力。如果说中小企业还要考虑防御性商标的维护成本,那么财大气粗的集团企业只要年复一年地注册就行。语言组合有限,如果被大量防御性抢注,势必降低商标语境的活力。“小米”公司抢注了各种“米”,商标界从此再也无“米”;而阿里巴巴、腾讯注册的防御性商标过万,又扼杀了多少潜在的好商标?

保护品牌价值不能依靠防御性商标策略。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完善的法律、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做他们该做的事。

如何进一步加强商标的保护力度,国内外的市场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自2013年起,我国已按照《巴黎协定》要求,把驰名商标从企业荣誉转变为保护依据,如今应按照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调整驰名商标的认定,进一步去行政化以扩大保护范围。再如,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根据图片识别商品,通过细微差别判断真伪,应鼓励各网购平台加大新技术运用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此外,《商标法》中对难以确定侵权收益的赔偿金额规定了300万元的上限,往往远低于大规模“山寨”所获得的收益,应增加惩罚力度,以震慑不良企业。加大对“山寨”产品的全链条打击力度,才能营造出鼓励创新、鼓励创品的优良营商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