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安徽优化技术转移体系促成果转化》,如果您对安徽优化技术转移体系促成果转化感兴趣,请往下看。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评价结果,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转移中心、安徽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等安徽省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结果全部为优秀。
技术转移机构的优异表现与安徽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安徽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技术转移道路,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创新型安徽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而快速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进一步优化技术转移体系正是其中一项重要探索。
全面优化技术转移体系
作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中国创新驿站试点省,安徽省全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为安徽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以及技术转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主动承接、科学承接,关键是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速技术转移,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引进科技成果、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与产业转移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探索实践,扎实推进安徽省技术转移工作。
安徽省2008年开始建设第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已建成覆盖该省10个地市的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家,其中包括中科院合肥技术转移中心等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已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媒介,有力地推进了安徽省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经过3年多的发展,中科院合肥技术转移中心等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成了一批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服务平台,拥有员工764人,专职技术转移人员110人,其中技术经纪人34人。2010年,这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共组织技术交易活动102次、培训54次,服务企业1683家,解决企业需求857项;促成技术转移项目1965项,成交金额达83848.19万元;实现营业性收入11654.33万元,其中技术性收入达9454.73万元。
在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的同时,安徽省通过出台政策法规逐步搭建起技术转移的制度框架。近年来,安徽省先后出台了《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安徽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评价指标(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技术转移机构管理机制,构建技术转移工作服务体系,逐步改善技术转移环境。
同时,安徽省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转移合作项目,凝炼、筛选出一批符合安徽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关系民生的重大技术转移项目。2008-2010年,安徽省通过设立技术转移计划专项经费共计投入财政资金1400万元,安排实施了省级技术转移计划落户项目31项,引进落户企业23家,仅2010年新立项的技术转移计划项目预期达产期将实现销售收入24.45亿元。
此外,安徽省先后建立了中国科技大学技术转移服务网、安徽省创新平台科技路路通服务总网、安徽省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安徽省产学研网上对接和交易平台、安徽省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科技咨询信息服务平台等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对促进技术转移和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凸显安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