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江西省启动知识产权入园强企“十百千万”工程 “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国智造”访谈活动走进企业 “样本”美国专利商标局提高商标使用证据样本的标准 “知识产权”襄樊高新区3年申请专利500件 “知识产权”内蒙古自治区新增16所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商标”微软会在中国申请撤销苹果AppStore商标吗? “正版软件”[本网讯江苏1700万元补贴省级机关软件正版化 “案件”上海查获侵权假冒涉案千余亿 “苹果”锁定百度苹果出版界抱团维护版权利益 “评价”网易新技术提高情感分析结果准确性 “美元”美国调整部分商标业务受理官费 “洛阳市”洛阳举办专利挖掘实战培训班 “辽宁省”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所助力解决镁质耐火材料行业环境问题 “高新技术”烟台444万元重奖科技创新 “食品”天津局督导检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金堂”金堂紫薯成为地理标志品牌 “红枣”宁海查获假冒“若羌红枣”800余公斤 “版权”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落地上海浦东 “商标”萧山纱艺使用集体商标改变企业“单打独斗” “快速”厦门成立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 “工商所”利用网站虚假宣传假冒国际知名企业 “版权”首届中国影视文学版权拍卖大会将在京举行 “乐亭”乐亭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工作通过省级督导验收 “万元”都江堰扶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 “专利”河北唐山签出专利保险第一单 “苹果公司”苹果显示器新技术可增强保护隐私 “母教”《孟母教子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万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布多起盗版大案 “文集”阅文集团正式挂牌将投入亿元采购版权 “上海市”上海新增两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执法人员”青海开展知识产权执法行动 “知识产权”山东省发布《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奇点”奇点汽车用专利增强电动汽车竞争力 “知识产权局”乌鲁木齐市19家企业签订专利实施项目合同 “贯标”山东举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工作培训班 “新能源”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落户河北大学 “标志”宁夏规范葡萄酒地标专用标志使用 “知识产权”泰安市出台2014年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进计划 “指数”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著作权”[4•26]四川发布去年版权保护典型案例 “剧本”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版权登记助文学影视对接 “文集”阅文集团正式挂牌将投入亿元采购版权 “执法人员”青海开展知识产权执法行动 “食品”天津局督导检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工商所”利用网站虚假宣传假冒国际知名企业 “商标”萧山纱艺使用集体商标改变企业“单打独斗” “知识产权”山东省发布《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快速”厦门成立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 “上海市”上海新增两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报酬”马中骏:《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引影视公司叫苦越播越亏

“知识产权”江西省启动知识产权入园强企“十百千万”工程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寄送专利侵权样品能否被认定为“许诺销售”?》,如果您对寄送专利侵权样品能否被认定为“许诺销售”?感兴趣,请往下看。

“许诺销售”一词来源于TRIps协定第28条所述的“offeringforsale”。世界各国对“许诺销售”的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适用范围和具体要求也有所差异,但是立法目的均在于使专利权人能够及时制止早期商业交易阶段的侵权行为,保护专利权人的权利。2003年我国发布的《关于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解决方案草稿》中,也对专利法中所称的许诺销售作出解释——许诺销售是指要约、要约邀请,还包括其他宣传性展示等方式作出的愿意或者将要在专利有效期内销售专利产品的明确意思表示。

根据“许诺销售”的含义以及立法目的,我国专家学者对许诺销售的特征各自持有不同观点,笔者对此总结如下:“许诺销售”必须明确表示销售专利产品及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愿望,即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许诺销售”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众,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可以通过展示或者演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电话、电传广告或其他途径。“许诺销售”行为发生在实际销售之前,行为目的是为了实际销售。“许诺销售”行为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与其他侵权行为相复合。

我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虽然国内外还没有专家学者提出“给客户和代理商寄送侵权产品样本”是否为许诺销售的权威观点,但是在实务中,已有一些被法院判定“给客户和代理商寄送侵权产品样本”是许诺销售行为的案例。

例如,2003年深圳龙年电子有限公司(下称龙年公司)诉广东科龙冰箱有限公司(下称科龙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中,龙年公司拥有“温度均匀的半导体制冷冷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权,但科龙公司却在其产品宣传册上印制了龙年公司的该专利产品,并将少量样品寄送给了客户。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科龙公司将龙年公司生产的少量样品寄送给客户的行为属于样品的宣传性展示,是一种希望他人向其订购产品的意思表示,应认定为许诺销售。

再例如,在2002年江苏宏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诉张家港市新达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原告拥有“多功能木工凿”外观设计专利权,被告未经原告许可,寄送给原告委托代理人样品“木工凿”1只。经与原告“多功能木工凿”对比,样品只是在该专利产品的基础上多加了手柄的木工凿,如将手柄卸下则“与原告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外型相同、其中齿的形状近似”。因此,法院认为二者为相同产品,判定此案被告寄送样品行为属于许诺销售行为。

从上述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法院之所以认定寄送样品为许诺销售,其首要前提和寄送价目表、打广告、参加展览会等行为的前提一样,首先要求被控侵权产品已经落入了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由于寄送的样品为实物,所以只要将获得的样品实物作为证据提交法院,便有了将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专利权利要求进行比对的可能性。从上述案例还可以看出,认定寄送样品为许诺销售的根本原因在于,寄送产品是一种明确的愿意销售的表示,而这一原因也正是许诺销售最重要的特征。

现实中,寄送样品除了简单表示希望销售产品的意愿,还有一种特殊的行为——凭样品买卖的行为。凭样品买卖多用于订货交易,是用样品表示货物品质的方法,即以买卖双方约定的样品作为交货品质依据的买卖。可见在凭样品买卖中,销售的目的已彰显无遗。

那在这种情况下,寄送样品应当被认定为销售还是许诺销售?笔者认为,只要寄送样品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前,都应当被认定为许诺销售。因为虽然寄送样品是凭样品买卖合同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它只是起参照作用,并不属于标的物,所以它的转移不应当认定为销售行为。如果寄送样品发生在签订合同之后,销售行为已经构成,不满足许诺销售应当发生在销售之前的特征,所以这种情况下寄送样品就不能认定为许诺销售。

综上所述,由于寄送样品是一种明确表示愿意销售的行为,其前提是寄送侵权产品,目的是为了生产经营,一般都发生在销售之前,这些要点都符合许诺销售的特征,所以寄送样品应当被认定为许诺销售。(李洪江刘晓菲)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样品”寄送专利侵权样品能否被认定为“许诺销售”?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