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批次休闲服装不合格圣大保罗上黑榜 为什么说网络音乐的版权维护不能玩“单挑” 破解上市公司知识产权评估难 CAFC要求PTAB重审对奥托立夫专利的部分裁决 三星堆火锅?恶意商标抢注咋刹不住? 构建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浙江省质监部门公布不合格燃气灶和软床垫名单 天津工商公布T恤衫质量监测结果:6批次商品不合格 高通靠什么走出“冷宫”? 东方快评丨谨防盗版网课成为社会公害 四川自贡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6批次不合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15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故意违反《视觉艺术家权利法》需赔偿 西警方在Melilla查获大量中国仿冒运动鞋 河北邢台:231家中小微企业找到知识产权好“管家” 在人工智能和技术协同发展时代保护技术和知识产权 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审:扩大作品范畴、删去禁止权利滥用表述 山西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328批次食品 7批次不合格 网信办、旅游局公布7项对旅游网站举报重点 “恶意抢注商标”列入失信,精准维护市场环境 江西探索推进商标质押贷款 内蒙古工商局抽检:41种童鞋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餐饮店商标抄袭剪纸作品 剪纸名家后人获赔8万 两个“专利诉讼老司机”杠在一起,整个产业并未从中受益 广西抽检发现:2批次乳制品、肉制品不合格 重庆农民"出手"打 保护本地品牌 山东省淄川区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105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贵州省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山东省潍坊抽检:雅格、DP久量、康铭等标称商标灯具上不合格名单 安徽省芜湖市食药监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湖北宜昌市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安徽省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江西省成为全国首批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份 不合格奶粉中羊奶粉占9席 “新贵”羊奶粉频出乱象 《导演的起点》遭侵权 盗版书籍缘何屡禁不止 知识产权“热词”下的“冷思考” 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市场监管局:1批次粮食加工品(大面筋)不合格 北京海淀法院召开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研讨会 新疆抽检12类食品185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跨区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甘肃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不合格食品(红鸡蛋)核查处置情况 欧盟新规:车企将拥有自动驾驶车遥测数据版权 浙江绍兴市市场监管局抽检月饼550批次样品不合格16批次 黑龙江省抽检9大类食品120批次样品 不合格2批次 10商家卖不合格水产品被查 2017年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洛阳市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奖励工作指引》出台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欧盟法院就“红底鞋”商标案作出初步裁决

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大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三十五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和保护机构,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2013年,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遴选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日前出炉。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的美术绘画、北京市杂技学校的杂技与魔术表演等100个专业入选。这是三部委就加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建设的对接所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三部门的通知指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既是推动相关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服务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此前,许多职业院校,尤其是艺术职业院校已经主动承担起保护非遗的责任,艺术院校中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逐步形成趋势,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非遗保护的院校模式,职业院校已全面参与非遗保护进程当中。

当下,除了职业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和中小学校也在逐步参与非遗保护当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文化遗产研究专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表示,在中国,目前有不少地方的院校也在积极地介入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当中,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参与形式上,苑利称,院校参与非遗保护传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学里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从事非遗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另外一种是非遗进校园,将一些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等非遗项目通过向学生传播,来扩大非遗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但同时苑利也强调,试图通过非遗进校园这种大众化教育的方式培养出更多的响当当的专业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显然不够现实。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特点,非遗知识与技艺的传承通常主要靠师徒口耳相传、手手相授的传统方式,而大众化的普及型教育恰恰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缺乏生产经验与技能之外的行业知识的学习,这种大众化教育也很难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绝大多数传统手工技艺都需要特定的工作场地,非常专业化的机械设备,而这些都是学校大讲堂无法提供的),无法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所以难获得传承人的真传。

苑利表示,虽然非遗进校园这种“一对多”“广种薄收”式的遗产教育无法培养出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它在遗产知识的普及、传播与推广上却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非遗进校园这一渠道可以为非遗传承发掘更多的苗子,培养出更多的可资挑选的后继人才,它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补充。

在苑利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弟子掌握的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宝。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可看成是每位传承人极其弟子们的共同责任,也应理解为一个国家每位公民的共同义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