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胜诉:美法院下令关停科研盗版网站Sci-Hub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20批次家居服产品 不合格2批次 公安部公布2012年建材打假十起典型案例 拼多多把关不严遭消费者吐槽 假货判定标准令人费解 湖北孝感市抽检31个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广西平果市抽检海鲜这家店4批次不合格,抗生素超标近20倍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22期) 高通下调专利费,与苹果和解有望年底实现 新疆食药监局抽检26大类食品817批次样品不合格70批次 南北稻香村之争 唤醒老字号品牌保护意识 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 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 专家称地方著名商标制度值得反思 智利国家工业产权局被评为全球第二大创新型知识产权机构 专利助推 东北最美高铁畅通 “打假索偿”团伙被批捕引新话题 职业打假是“维权”还是“敲诈” 阿联酋专家谈知识产权与粮食安全 公安部公布货车车型违规生产问题突出企业 一汽等在列 本土网络作家 发起版权保护探讨 关于禁止攀附“洁水”商标和“德国洁水”商誉之律师声明 K宝之争尘埃落定,朗科专利前景堪忧 广西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241批次 5批次不合格 福建厦门提高专利奖奖励标准激发发明创新动力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2期) 福建省食药监局:12批医疗器械样品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 山东青岛打造“互联网+渔业”体系 助推渔业品牌建设 宁夏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加坡加强对外观设计新颖性的审查 “互联网+”专利保护的新拓展 “乔丹”商标权案的标杆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360发布“互联网+”安全软件产品“天眼” "剑网"专项行动公布第二批10起侵权案查处情况 366件京产植物新品种获得国家授权 占比全国超10%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西忻州“真金白银”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中国版权协会孙悦:互联网版权保护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之一 山东省潍坊市食药监局:10家单位因食品抽检不合格被处罚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不合格 检出防腐剂超标等问题 88家出版社加入“图书版权保护计划” 河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 尘埃落定 腾讯在新加坡赢得“怪物城堡”商标案 网络交易售假顽疾须循法而治 湖南常德: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到战略支撑的高度 企业要用高质量专利构筑知识产权保护伞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议上强调 坚持“四个最严”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河南抽检:标称河南永花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土鸡精调味料(非即食类)不合格 政府VS企业 瑞德西韦的“专利权之争”,谁有理? 安徽宿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26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职业打假人即将“失业”? 浙江省2017年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活动已成功举办8场(图)

网络职业打假,别越界(人民时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打假维权也须依法进行,一旦越过边界,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处

用“吃货”表示申请退款不退货,用“上车”表示跟着别人一起去打假,用“买票”表示给带领打假者好处费……据报道,网络职业打假已经形成了灰色产业链,一些职业打假人以牟利为目的、知假买假索取赔偿,还招收学徒传授经验。

职业打假,并非新鲜事物。上世纪90年代,王海知假买假获得加倍赔偿,就曾引发热议。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职业打假的主阵地也悄然转移,将矛头指向数量众多的网店,而且打假范围也有了拓展:既包括店铺出售假货、价格欺诈等明显过错,也包括商品标签不规范、使用禁用广告词等方面。现实中,某出版社因图书推广语含“最”字被职业打假人举报为虚假宣传,还有网店因促销结束瞬间未能及时将图片价格修改过来而被职业打假者截图举报为价格欺诈。

知假买假行为具有复杂性,因而职业打假一直都存在争议。不可否认,职业打假客观上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并净化了市场环境,被称为市场“啄木鸟”。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网购投诉也与日俱增。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高达168.2万件,同比增长126.2%,投诉问题主要为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等。职业打假者熟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电商法等法规,维权效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推动消费者维权。

不过,历经多年发展,职业打假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职业打假的主观出发点是牟利,这就注定了打假方式存在局限性。有的人在打假对象的选择上,只会找有利可图的“买卖”,通常拣软柿子捏,故意找新手店铺漏洞,发现问题要求私了。有的打假者缺乏自律,从知假买假演变为做假造假,甚至进行敲诈勒索,比如,用药水将商品生产日期抹去、用针扎孔将头发塞到面包里。凡此种种,不仅消解了打假的正面效果,更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网络职业打假,其产生源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商家的不当行为,也将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监管的规范而逐步退出。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制度是根本路径。近年来,从新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修订广告法到正式实施电商法,从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到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之网越织越密。遭遇欺诈退一赔三、问题产品由商家举证、严禁虚假宣传等具体规定,也都直击现实问题,推动商家守法经营,不断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随着社会进步、制度完善,职业打假的空间必然会逐步缩减。

如今,针对职业打假滥用某些条款索赔的现象,纠偏机制也在逐步形成。对网络职业打假人来说,其获利空间必将受到进一步限制,其获利难度也将相应增加。从近年来的案例来看,职业打假人身份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是否可以获得惩罚性赔偿,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认定。事实上,某些职业打假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商家举报,最终“剧情反转”,得不偿失。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职业打假者来说,打假维权也须依法进行,不可抱着侥幸和投机心理。一旦越过边界,任何违法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处。智春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