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侵权假冒行为 四川德阳市春节打假显成效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83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1批次 山东首个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在烟台自贸片区成立 江苏常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3批次不合格 欧洲紧锣密鼓谋求单一专利体制 触网易下线难 非法保健品被查后虚假广告仍屡禁不止 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2批次牛蛙抽检不合格情况 辽宁省营口市市场监管局:1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中消协:“618”消费维权问题集中 得物App退货被索“鉴定费” 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解读:高通的国际专利之路 欧洲刑警组织与EUIPO公布知识产权犯罪威 胁评估报告 国务院常务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 以知识产权教育厚植创新沃土 2019年INTA亚洲会议:在时代变革中探索品牌发展 摩尔多瓦和英国共同组建的地理标志小组委员会举办视频会议 电商假冒专利乱象如何破解?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管局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市场秩序 三生公司涉嫌传销 号称交费数万年入可达千万 讲诚信“双11”才会更精彩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瓶颈 江西省今年将净增400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 山西省食药监局公布133批次监督抽检结果:14批次食品不合格 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浙江“舟山带鱼”引发商标专用权纠纷 撑好知识产权保护“司法盾牌” 版权产业如何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山东威海市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批次 不合格2批次 易初莲花超市腐皮疑似有死虫 经销商不知厂家名 关企携手合作 打击侵权假冒(图) 贵州省食药监局:51批次挂面标签不合格 中国提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美媒:为什么中国是知识产权的领导者?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所用材料不合格 进口滤水壶被退运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问题予以规定 江苏启东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成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工商查处违法广告与商标侵权案件211件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开关插座产品不合格 乔丹体育一审被判停用“乔丹”商标与商号 “抖音”维权推动短视频行业版权保护规则 日本和欧盟在EPA生效后首次开会确认实施情况 让网络商品交易环境更洁净——记全国工商机关打击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天津市西青区抽检80批次餐饮环节食品 不合格1批次 广东佛山启动2019绿书签行动暨版权宣传月活动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7批次皮鞋抽查不合格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饼干等食品样品269批次不合格样品5批次 “网购平台打假第一案”具有标杆意义 河北廊坊市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陕西宝鸡市凤翔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餐饮食品30批次 3批次餐具不合格

知识产权筑巢引凤 人才培养诗在前方

编者按:“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知识产权人才,而如何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怎样的知识产权人才、如何让知识产权人才焕发出最耀眼的能量,这些问题对于我国高校而言,既是当务之急的时代任务,也是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2017仲夏时节,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碰撞智慧,挥斥方遒,共话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细数知识产权教育的当下光景,畅想知识产权学科的诗与远方。

追本溯源:回顾历史沿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知识产权人才是激励创新、引领创新、保护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专门人才。早在我国专利制度建立之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就成为高校创新的关键词。

1985年,第一届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下称研究会)年会在武汉召开,彼时刚刚毕业留校、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刘华教授见证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萌芽与成长。刘华用“一个持续的专门平台”“两大发展阶段”“三种培养模式”概括这段历史:一个持续的专门平台就是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由原国家教委主管司局领导及三十多所高校的科技处及专利事务所的一批教师发起,其成立和专利法的颁布完全同步。两大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应专利法实施需要,大量培养专利代理人和知识产权法师资、布局专利事务所及创设高等教育中的知识产权法相关课程,这个时期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包括当时的中国专利局、国家教委、部分高校及国际组织的共同培养活动;实质性发展阶段,高校的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在法学、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形成了较完整的培养体系,在许多相关学科下也设立了知识产权课程。在不断的培养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主要培养模式,多数是在法学学科之下的知识产权法方向硕博培养,少量是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下的知识产权相关方向培养。为支撑这些模式的运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等教学研究机构。进入21世纪后,更多大学的知识产权教学平台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

2003年,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上海大学举办。会上,来自11所高校的18名校院长和知名教授牵头联名发出《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倡议书》,首次提出设立知识产权法二级学科以及知识产权硕博学位点、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时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教授作为倡议发起人之一,20年来一直担任研究会人才培养委员会主任。在陶鑫良等教授的推动下,2008年、2010年,研究会年会讨论不断深入、相继形成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建议书,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新建议。

在这次第九届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会议上,继往开来,也酝酿提出了新的6条建议。同时,2016年在华南知识产权月谈年会上,《关于知识产权学科建设的长洲共识》(下称《长洲共识》)诞生,提出知识产权要成为一级学科的设想。《长洲共识》提出,设置知识产权一级学科是一个相对遥远但也并非不可企及的目标。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将知识产权设置为一级学科可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当下需要考虑已经明确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产权管理二级学科相关政策的完善及落实。

“今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困难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来自于传统体制内学科之间的冲突与认同,涉及到一个新型的学科生态观念下如何发展以及我们如何推动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战略性问题。知识产权学科从散点式建设发展到如今体系化探索是学科发展的正常阶段,如何用对体制的了解、学科的认知来促进其发展是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在刘华看来,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更好发展。

聚焦当下:布局学科建设

历史是由一个个精彩故事传承的,现在则是一步步脚踏实地探索的。谈师资力量,谈课程设置,谈学科规划……与会专家学者的头脑风暴,蕴含了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深邃思考。历届会议大浪淘沙的精华凝聚于此,高校学者们躬身砥砺的精神彰显于此。

“我常想,如果我们的本科生是一张白纸,第一门课我应该教给他们什么。”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王岩认为,目前高校知识产权课程主要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基础理论课,第二层级是专业理论课,在法学院多学法律、在管理学院多学商业管理等有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第三层级是专业技能课,如专利检索,专利申请,专利诉讼,知识产权运营,国际诉讼等。我们现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用的技能上了,过度强调实务,专业理论却没有学好,更不要说把基础理论、把知识产权的最基本的共性说清楚。”

“中国传统把教育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道、法、术。实务机构最需要的‘术’的层面恰恰不是大学的优势。那么,我们在编写教材、设置课程时,就应当考虑学生经过大学的教育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产权从业者。”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张米尔教授强调,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产权的“方法”。“把现有的知识产权学位培养做好,是为未来的一级学科设置奠定基础。”与会的一些教授认为,从中期或者短期来说,专业硕博士培养和学术型硕博士培养可以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如果专业学位培养办的很成功,那么一定会推动我们今后学术学位培养的发展。

现阶段,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存在强烈的刚性需求。2016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34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全国商标申请量369.1万件,同比增长28.4%。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大多数企业仍存在知识产权实务人才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深圳峰创智诚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富山展示了市场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招聘需求。数据显示,企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较为欢迎,但单一的知识产权专业就业情况需要继续摸索校企人才对接和过渡方式。他指出,在招聘时发现,一些知识产权硕士以专业自居,缺少学习实务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对企业而言“半桶水”反不如“空瓶子”。“哪些知识应当在学校里学,哪些知识应当在实践中学,是当前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应当考量的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方,目前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还是希望有更加专业的培养路径。市场决定方向,需求决定培养。”东方知识产权俱乐部的轮值理事长柯晓鹏提出,对于应用人才而言,知识产权是竞争与合作的商业工具,用来辅助企业的创新和品牌。知识产权战略中提到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正是企业对法学院知识产权人才教育需求的核心,例如“保护”中的诉讼与法律关系就很强,而管理和运用则是商业上的使用和技能综合。“我们看重法律思维,也看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法律硕士阶段的学习中,高校的系统性法学训练对我形成系统性法律思维很有帮助。而商业思维和技能很难在高校中学到,更多的是在工作和实战中学习。在商业和职场中,保持持续学习和认知迭代进化的能力非常重要。”柯晓鹏对现阶段知识产权学科教育的作用予以肯定。

“知识产权要有学科地位首先要有学科体系,载体就是我们的培养方案、教材、师资,这些是最终落实我们学科的基本载体。”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认为,部分高校知识产权课程仅仅是在法律中加一些管理的课、在管理中加一些知识产权法律的课,这种“组合式”课程设置缺乏体系化,不是培养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的真正路径。“知识产权的复合性、多元性、应用性就决定了人才的复合性、多元性、实务性。因此,就像知识产权法要有知识产权法总论一样,应当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总论,告诉学生知识产权管理是什么。”许春明提出,一些法学专业较强势的院校,设置的知识产权专业本质上就是一个知识产权法学的二级学科,没有知识产权复合性的特色,也就失去了人才培养的意义。“知识产权更应该是法学的应用,而不是简单的应用法学。目前,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的愿景还有些遥远,而‘法律+经管’的知识产权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才是当下最现实的、最可行的目标。学校要塑造出合格的‘毛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使之能在实务中迅速成才。”

“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有‘诗和远方’也有‘眼前的苟且’,一级学科的设想算是‘诗和远方’,而‘苟且’也是一种积淀学科理论和蓄积人力资源的途径。”刘华表示,实践证明,至少在博士培养层面的“苟且”存在相当大的合理性。她举例说明,一些学生第一学历是法学专业,后来是管理学或其他,结合起来学术视野拓展了、出口也很好,这种二级学科层面的交叉,比独立的知识产权学科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

诗与远方:擘画发展蓝图

创新之路从无坦途。当前,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产权在理论上、实务上和人才培养上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以满足来自多方面的强大需求。要建设知识产权一级学科,要驾驭繁难复杂的改革,破解盘根错节的难题,当前更迫切、更可行的可能是创立知识产权硕博专业学位。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全社会拧成一股绳,深化、总结和提炼知识产权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经验与研究,向同一个共同愿景努力。

“我们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的观点,要尽量让我们这个圈子外的人也能接受。如果只有我们这些人能接受,那我们这个讨论就没什么效果。”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朱雪忠教授指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能是高校自说自话,而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一个共同体有共同‘远方’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共识,这样才会形成相互理解、尊重、包容的生态。”刘华认为,需要通过必要的沟通使共同体内外之间达到共识、达到理解、达到包容。“是边发展理论边建设学科,还是理论发展到相对完整了之后才建设?这是我们共同体内部还在讨论的问题。教育实践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是我们研究几种素质养成模式所不能穷尽的,但办法一定比困难多。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应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推动。”

作为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方,律师事务所有着与高校不同视角的“远方”。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专利代理人楼仙英对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的未来寄予厚望。“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晚,至今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方面还落后于美国,但我们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后发制人,做到了世界领先,从来没有人想到中国的微信等应用会这么火爆。现在的知识产权正如当年的互联网那样,我们在学术研究方面是后来者,能否把知识产权应用做到像互联网技术应用一样那么成功呢?”楼仙英结合自身经历指出,现在律师事务所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交易、并购、上市还是投融资等业务,都需要知识产权专业意见作为支持甚至是工作重点。

“如果说现在法律是飞禽,管理学是走兽,那么知识产权往往处于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状态。这是知识产权学科面临的尴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苟且。但坚持久了,总会到达诗和远方。”陶鑫良对未来满怀憧憬,“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兵分三路,三箭齐发。一个是‘偏法派’,‘借船出海’;另一个是‘偏管派’,‘开天辟地’;再一个,是法管融合,“珠联璧合”。要整合力量、整合资源,聚宝成盆、串珠成链,从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到教材体系,最后到教学辅助,拉起网络,拓展平台,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使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登堂入室,实至名归。”

研讨会落下帷幕,新征程正在铺就。无论是当下完善知识产权教学的脚踏实地,还是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学位乃至知识产权一级学科的诗和远方,都需要每个人胼手胝足的努力:向着目标坚定迈进,任何艰难险阻都会为之让路。正如陶鑫良所说:“前瞻决定希望,整合决定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