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132批次食品2批次不合格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348批次糕点 6批次不合格 安徽省食药监局抽检5类食品261批次样品不合格9批次 聚焦“十元店”良莠不齐:产品同质化 山寨风为人诟病 河北省食药监局:1批次桶装饮用水不合格 没有免费的午餐 知识付费呼唤优质内容和版权机制 陕西省城固县试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山东齐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意大利简化国际专利申请流程 北京食药监局通报 “良味”干果等3种食品不合格 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管局2022年第1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抽检:线椒、鳊鱼等5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北京林业大学7个连翘新品种通过新品种审定 天津市召开2017年天津市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培训班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陶记水果店的火龙果、威海振华商厦有限公司的豇豆检出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安徽合肥市食药监局:2批次糕点类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济宁金乡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强化知识产权助推企业发展 质检总局集中公布1151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连续合格企业名单 西藏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96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山东威海文登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闻发布会 业界热议网游版权保护难题 向假冒伪劣农机坚决说不 中国农机质量万里行活动在吉林柳河启动 湖北咸宁首家专利代理服务机构成立 提供更专业服务 高法院发布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典型案例 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213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 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8批次医疗器械抽检不合格 以案说法广场宣传知识产权保护 “青花椒”商标案改判 “五阿婆”胜诉 法院:商标保护范围不宜过宽 新司法解释破解知识产权案执行难 广东省质监局抽检50批次水族器材产品6批次不合格 我国已有自主产权煤直接制油工艺 生产规模达同类30倍 浙江抽检:标称桐乡市石门汪佳年糕食品厂生产的水磨年糕(其他水磨年糕)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苹果同意获得OpenTV流媒体专利授权 结束全球诉讼 【彩云网评】电商打假不能指望以毒攻毒 农药专利侵权不能放之任之 广东部署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产权重点工作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苹果进行调查 贵州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开展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修订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275批次 8批次不合格 去年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跃居世界第二 云南昆明盘龙区市场监管局专利申请合计授权2039件 “商标/品牌与经济增长”研讨会在京举办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8批次肉制品商品包装不合格 湖北省十堰市食药监局抽检5类食品18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不合格 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验收组对苏州进行考核验收 国人知识产权观念何以淡漠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不合格 盱眙市监局对申报 市知名商标企业进行培训 安徽省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蔬菜2批次抽检不合格

可穿戴设备:专利竞逐激烈 谁将笑到最后?

7月1日,英特尔对外宣称,最早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可穿戴计算设备。而就在几天前,百度联合咕咚网推出的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正式亮相,该设备具备活动监测、睡眠监测、活动提醒、智能闹钟等功能。作为基于百度云开发的国内首款可穿戴设备,“咕咚手环”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咕咚手环”只是当前可穿戴设备中的一种。近年来,各种智能的眼镜、手表、腕带,甚至是鞋子,都成为商家竞相开发的目标,尤其是随着谷歌、苹果、三星以及微软等科技巨头相继在该市场发力,可穿戴设备正成为家电数码业的新热点。

不过,由于可穿戴式设备目前总体价格较为昂贵,其真正进入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拥戴可能还需时日。尽管如此,作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可穿戴设备的相关专利布局早已展开,美国、日本、中国等正成为专利申请的主要目标国。激烈的市场竞逐中,那些能开发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杀手级”应用,并具有平民价格的可穿戴设备企业,或将成为最终“赢家”。

可穿戴时代即将到来

可穿戴设备技术是指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配件)的科学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嵌入人们的衣着中,并可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尽管该创新技术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就已在美国提出,但直到2012年6月谷歌发布Google Glass智能眼镜,才真正引领了可穿戴技术的风潮。

谷歌眼镜,类似于可佩戴式智能手机,让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拍摄照片、发送信息或实施其他功能。如果用户对着谷歌眼镜的麦克风说“好了,眼镜”,一个菜单即在用户右眼上方的屏幕上出现,利用眼动等操作,佩戴者可以拍照、录像,或是使用谷歌地图、打电话。谷歌眼镜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最炽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而除了眼镜,前不久,谷歌又展示了一款“会说话的鞋子”,该产品可以将运动数据转换为有趣的语音消息,并告知用户及其好友。

除谷歌公司之外,另一巨头苹果公司也正在研发一种外观类似手表的可佩戴式智能设备。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组建了一个大约百人的团队从事智能手表的开发,该手表除了具有时间功能,还可充当iPhone的配件,也就是说,用户不用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即可接打电话或查看地图。不仅如此,索尼推出了Smart Watch智能腕表,耐克推出了 Nike+Fuelband 健身智能腕带。

国内企业也没有落后,百度较早进行了可穿戴设备的研发。据悉,其Baidu Eye工程样机目前已经开始测试,配备的4个核心功能——超小液晶显示、语音操控、图像识别、骨传导技术都已正常工作。而其于近日推出的“咕咚”手环,也已在官方商城提供了功能样机的公测。另外,北京滕海视阳公司推出了记忆数字健身手环,盛大旗下果壳电子推出了Bambook Smart Watch智能手表。

据了解,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差异大,佩戴位置各异,技术内容新奇。目前,就佩戴的位置来看,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头戴式和腕带式两种。

专利布局已悄然展开

在竞相进行可穿戴设备研发的同时,各大企业早已开始“排兵布阵”,展开了相应的专利布局。

“就整体看,目前,智能眼镜领域的技术原创国和目标市场国都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且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占到12%。相关专利文献显示,谷歌从2010年11月就开始陆续为其智能眼镜申请专利,从底层的硬件结构、功耗安全到上层的人机交互、设备协同,再到外观设计,均进行了专利布局。截至今年6月1日,在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中可以检索到谷歌已公开相关发明专利申请64件。其中14%的发明专利申请与光路结构相关,这也是谷歌眼镜的基础技术。此外,有50%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人机交互领域,而这些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整合正是谷歌眼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正在进行可穿戴设备专利分析项目的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专利分析专家蓝娟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据了解,该课题是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开展的多项热点技术领域专利分析与预警研究公益项目之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电学部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从苹果公司相关专利申请披露的信息来看,自2001年以来,其已经提交了至少79件包含“手腕”的专利申请,其中1件配有柔性屏幕,由动能装置供电,而这正是iWatch的最大卖点。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8月,苹果提交了一件名为“采用柔性屏幕的双向稳定设备”的专利申请,该设备的屏幕可以触摸,能够显示信息,还可以在柔性触控屏上调节播放列表,查看最近未接来电、回复短信等。苹果在申请文件中并未说明该设备就是智能手表,而是将其描述为类似于“电子手镯”类产品,采用双向稳定弹簧来适应手腕,但其多项功能描述却与智能手表的特征十分吻合。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国内智能眼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两个省市。参与可穿戴设备研究和应用的创新主体,不仅有大学,还有PC厂商、骨传厂商、微型显示器领域的企业等。其中,北京理工大学的相关专利申请量最多,为19件。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和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次之,分别为12件和8件。

“专利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没有专利,企业的财富早晚会被其他竞争者掠夺。这一点对于可穿戴设备企业尤为重要,因为可穿戴设备属于新兴领域,目前参与的企业还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该领域并没有落后多少,在某些技术上甚至可以与国外比肩。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应尽早对创新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如果等栽了跟头再‘亡羊补牢’,那恐怕就晚了。”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市场总监季东夏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用性不足成发展短板

尽管可穿戴设备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各自产品,而且很多功能的确给用户带来了莫大惊喜,但就目前来看,可穿戴设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不足、价格过高等都可能成为可穿戴设备发展的短板。

可穿戴设备专利状况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专利分析专家马毓昭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从技术角度来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杀手级”的应用。当前,除了谷歌眼镜能够将虚拟现实技术很好地融入其强大的系统应用外,其他产品如索尼、盛大生产的智能手表所实现的同步短信、电话等常规功能,并不能吸引普通用户。“试想,当你已拥有一个功能更加丰富、体验更佳且价格非常亲民的智能手机后,谁还愿意去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去买一个并不能独立接打电话、娱乐性也不强大的智能手表?”马毓昭说。

除此之外,外观轻量化后导致的待机时间不长也是一大问题。为了便于穿戴,产品需要轻量小型化,但由此带来的无法长时间工作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例如,谷歌眼镜在拍摄状态下,电量仅能维持几个小时。因此,实现超长待机是可穿戴设备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马毓昭看来,开发者要想成为最终“赢家”,首先需要开发出能够适合可穿戴产品的好的应用。这类应用能够使其不再作为手机的附件,而是另外一种不可替代的智能终端,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其次,要解决待机问题,使其能够保持数天使用时间,这样才能作为一款独立产品,让用户为其买单。当然,批量产业化带来的“平民”价格也至关重要,否则,人们只能望着1500美元的“Google Glass”而兴叹。(知识产权报 记者 吴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