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小制作能否扛过美国大片潮?》,如果您对小制作能否扛过美国大片潮?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这一消息震动国内电影圈,众多电影人直呼“狼来了”。
据悉,此协议内容包括3项: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即巨型超大银幕)电影;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这意味着,美国制片商将从中国电影市场分得更大块的蛋糕,中国观众有更多机会观赏好莱坞优质电影,而对国内电影制作方而言,这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严峻的挑战,也是与好莱坞大片放手一搏的好机遇。迎战“好莱坞狼群”,国产电影准备好了吗?
国产电影的“2012”来了?
大腕淡定中小企业忧心
自1994年首部分账大片杀入国内市场,好莱坞大片在国内的票房逐年攀升。去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131.15亿元,其中美国分账大片就拿到了49.1亿元,并且囊括票房三甲。如果美国大片的数量和分账都大幅提升,国产片还能撑得住吗?
不久前在微博上“撒了一回娇让华谊兄弟损失3.2亿元”的冯小刚,对这一消息颇为淡定,发微博称,“‘好莱虎’来的越多,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就越大。因为把关的尺度是一个标准,他们能拍的内容我们也同享;政府必须加力打击盗版,这成果我们也分享。优胜劣汰。怕什么呢?”
冯小刚的看法,代表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影视制作公司的态度。然而,对众多中小影视制作企业而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圳市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宣传总监赵增越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直呼“可怕”:“据听说这些好莱坞大片将在美国和我国几乎是同时上映,这将对中小成本电影带来严重冲击,公司正在分析这件事情寻求对策。”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与赵增越的观点一致。他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一般而言,引进的影片都是商业价值比较高的故事片,如果每个月播出2部至3部,势必会给国产电影特别是中小成本电影带来冲击。“这几年,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都是由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大片与之争夺票房,除个别黑马外,中小成本电影都是在尴尬中发展。”
根据协议,增加的14部电影为3D或IMAX电影。孙立军分析,3D电影在中国的市场很大,也是未来电影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无疑,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小成本电影拿什么应对?
“接地气”或是出路
与好莱坞大片抗衡,国内只有几个电影大腕可以做得到。然而,去年11月杀出的国产片黑马《失恋33天》,在《铁甲钢拳》、《猩球崛起》、《丁丁历险记》等好莱坞大片的围剿中突围而出,以800万元的成本收获3.5亿元的票房,创造国内电影界的一个奇迹。《失恋33天》成功,主要在于讲了一个有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接地气”的故事。
而讲不好故事,缺乏创意,是众多国产电影的通病。“类型单一,题材雷同,缺乏创新,电影精品缺失,怎能与好莱坞大片抗衡?”孙立军认为,当下,国内电影制作人特别是中小公司首先要紧练内功,多在提高原创力和吸收民族文化营养上多下功夫,根植于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运用国际视野,借助本土化的表达方式,用心去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国产电影要‘接地气’。”赵增越认为,面对压力,中小成本电影可以差异化竞争,他无我有,他有我无,关注本土题材,突出民族特色,瞄准一些国外进口大片无法创作的作品,或是一条出路。
重金征集应对“剧本荒”
还需更多政策扶持
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一剧之本”的剧本。但“剧本荒”正是包括中小成本电影在内的国产电影共同面临的难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影视剧的创作水平,广电总局日前宣布每年会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随后又宣布,今后在影视评奖宣传等方面将向编剧倾斜。除此之外,广电总局还准备用5年左右的时间,每年选拔100名左右的编剧、导演等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影视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同时,还将加强影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工作的力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收入低、话语权缺失,是目前国内许多编剧的生活现状。“生活得不到保障,编剧怎能静下心来创作?如动画电影剧本,编剧所得的收入在2万元至3万元之间,大多是一些发烧友在做,职业化水平不高,导致很难出现好的作品。”孙立军认为,应当让更多的优秀文学艺术家加入到剧本创作队伍中来,从源头繁荣电影产业的创作。
除了提高原创力,提高电影人职业化、加强行业规范同样很重要。孙立军还指出,有些国产电影模仿好莱坞大片的明星制并不成熟,国内票价过高的现状也不利于电影平民化及原创电影的发展,主管部门应研究中国电影市场的特点,降低票价,给中小成本电影放映的空间。特别是动画电影,主管部门应进行扶持,在黄金档为国产动画片留出档期。
“每年拿出3000万元征集剧本,对整个国内电影产业而言,还是杯水车薪,国产电影要与好莱坞大片抗衡,还需要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应加大电影版权保护力度,保护好编剧的应得利益,从源头激发创作热情,同时,应由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专门的电影产业基金,来推动国产电影“走出去”。(窦新颖)
好了,关于“电影”小制作能否扛过美国大片潮?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