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长线还是赚快钱——网络文学的版权营销之道 欧专局的裁定为赛诺菲公司的畅销药进入德国市场扫清障碍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知识产权相关指标稳中有升 聚焦食药"打假乱象"  司法部门出手狙击职业"索赔人"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30批次微型泵产品 2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再引韩版权 爱奇艺投拍中国版《我去上学啦》 贵州省食药监局抽检:5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 江苏质监发布泳装抽查结果 100元以下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阿里灭绝师太:打假离不开社会共治,更离不开年轻人 英国电信对谷歌发起专利诉讼案涉6项专利 食品卫生安全抽查 凤凰大酒店受处罚 陕西延安:2批次餐饮具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财政部:探索以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融资 丢商标还面临处罚 创业者忽略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高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全集遭盗版流出 片方遭受巨大打击谁之过? 中奥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再延长三年 专利“清零”行动帮企业抢占市场 新华都销售两批次不合格产品被罚13万元 陕西西安阎良区:持续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7类食品113批次样品不合格5批次 重庆查获涉嫌商标侵权商品货值金额近100万元 江苏省连云港发专利红包啦 有专利的企业赶紧来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2018年第一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 湖南株洲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疫苗管理法草案三审:要让售假劣疫苗者倾家荡产 2017年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修班(第二期)侧记 天津推动华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 广西南宁对复工企业商标注册申请开“绿灯” 倍爱奶粉惊现黑色颗粒 洋品牌身份遭疑无回应 浙江慈溪以知识产权为杠杆 撬动创新经济发展 河南抽检:2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 贵州安顺市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镇宁波波糖样品不合格 缺版权没执照 私人影院走红只是靠打“擦边球”? 广东河源市: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浙江瑞安加快实施专利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美专利商标局与联邦法院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 韩国JYP朴振英去年著作权收入超20亿韩元 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共批捕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76人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1份蔬菜样品不合格 陕西韩城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鸡蛋和1批次鲤鱼不合格 湖南省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0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深圳市食药监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恒大对手总监行政失当 版权商讨中暂无电视直播 四川眉山市聚焦四个维度助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YouTube制定打击版权侵权的新举措 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第五督导组赴黑龙江开展督导工作 广东河源市抽检22个大类食品390批次样品 不合格7批次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利用“专利”虚假宣传渐增 大家别被忽悠了

利用“专利”的虚假宣传渐增 别被假专利“忽悠”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阳颜通讯员胡思进周慧)专利产品以其所特有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备受消费者欢迎。于是,一些商家便打着“专利”旗号,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和欺诈。昨天,记者从临桂工商局了解到,近两年利用“专利”的虚假宣传广告有所增多,占该局查处的违法广告总量的17%以上。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专利,应该冷静,在购买时要多留个心眼。

假专利宣传忽悠人

去年12月初,市民唐先生在临桂区一家鞋店定制了1双男式皮鞋,价格为480元。皮鞋制成后,唐先生认为其样式、质量均不符合要求,以鞋店虚假宣传、构成欺诈为由向临桂区工商部门投诉。

据了解,该鞋店对这款皮鞋进行宣传时,采用了“中国唯一专业品牌”及“内增高鞋发明专利”的广告。但工商执法人员查实,该店并没有获得其所称的发明专利,曾获得的外观设计专利也已过期失效。最后,工商部门认定,该鞋店虚假宣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误导唐先生作出了错误的决定,构成欺诈,责成其“退一赔三”,退款加赔偿给唐先生近2000元。

今年5月初,临桂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某药店销售的医疗器械打出“专利产品”、“仿冒必究”的广告。工商人员调查发现,该广告内容其实是商家毫无根据编造的,意在吸引消费者眼球。工商部门由此认定,该店发布未取得专利权的产品谎称专利产品内容的广告,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规定,当即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依法处以罚款。

专利其实并不神秘

专利往往给人以“高端”的感觉,会和“重大发明、创新、突破”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除发明专利外,其他专利并不神秘。

工商执法人员说,眼下有很多企业花费少许费用获得一个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专利后,即在广告中大肆宣传其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却不表明具体获得了何种专利和专利号。

近日,临桂工商部门查处了一个虚假美容广告,一美容医院宣称其发明的美容专利技术为东方女性创造了数以万例的美人脸,并在宣传广告上标明了专利号。但工商执法人员发现,该专利号只是实用新型专利,而并非其宣传的发明专利,只是一种面部立体塑型定型器,而仅凭这个面部立体塑型定型器就企望可以做好美容手术是不可能的。

此外,不少商家在广告中还将没有通过实质性审查获得授权的专利申请虚假宣传成已授权的专利,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有些广告给出的发明专利号虽然能够在专利库中检索到,但已经处于失效状态。

如何防范“专利”泡沫

针对专利“忽悠”消费者事件,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专利,应该冷静,在购买时要多留个心眼。

首先,不要轻信产品宣传册上的专利号码,因为专利号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产品已经通过了专利或仍在专利有效期内。正确的做法是坚持看看产品的专利证书,因为专利具体的起始时间、性质都会在专利证书中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和表示。

其次,不要盲目追求“洋专利”和“洋品牌”。因为对于同一款商品来说,国内和国外的使用环境有很大差异,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此外,根据相关规定,若是专利产品,在标注专利标识时,一要标明专利的种类,如“中国发明专利”;二要标明具体的专利号,消费者可以根据专利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对该专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查询,以辨真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