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300余位专家学者论中医药非遗保护与发展 “味精”焦作28公斤假冒莲花味精被“一窝端” “使用权”赤峰发布《企业利用商品特有名称及包装、装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指引》 “价格”农产品经营要警惕陷入价格垄断 “商标”河南商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零的突破 “专利申请”任天堂公布可弯曲手柄专利 “黄某”湖北襄阳工商查处千余只假冒饮水机滤芯 “版权”山东省艺术版权交易中心揭牌 “刺绣”逾千件苏绣作品“入住”版权平台 “专利”2014年中国专利代理行业综合实力评价活动启动 “知识产权”山西5条知识产权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畲族”“非遗”传承前途光明 “花展”上海花展论坛在上海植物园成功举办 “专利技术”上海举办先进制造行业专利技术推介会 “三星”自主创新方能照亮强企之路 “国家”鲁花一句质量承诺“育”出18项专利 “价格”农产品经营要警惕陷入价格垄断 “评书”刘兰芳加盟非遗展演盛赞沈阳艺术惠民 “昆山”江苏昆山在京展示文化产业成果 “知识产权”盘锦市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 “发明专利”证监会发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发明专利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甘蔗”广东:南亚所建成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试验基地 “商标”盘活无形资产沉睡“金山”待掘 “中国”2017年中国海外专利申请量超6万件 “气体”胜利油田首口产层气体钻井成功 “宁化”三明市新增两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湖北省”湖北研讨商标品牌发展报告编制工作 “使用权”赤峰发布《企业利用商品特有名称及包装、装潢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指引》 “新闻出版”总署将制定系列针对实体书店优惠政策 “昌吉”生产“伊力特”“海之蓝”假酒,2人获刑 “北斗”“北斗兄弟”98%来自“中国创造” “库克”苹果将发新品CEO库克仍玩神秘 “白对虾”“萧山白对虾”成地理标志年销售额12亿 “专利”我国企业去年在美专利数量持续上升 “自贡”四川自贡三产品通过地理标志审查 “松江”松江警方查扣假冒品牌水晶近3000件 “照片”购物网站照片“一女多嫁”何时休? “马铃薯”山西岚县“马铃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蜗牛”盛大游戏《黑金》获银行6亿元授信 “文化遗产”宁夏首部非遗主题纪录片开机 “知识产权”泰安知识产权宏观政策导向实现新突破 “三星”小米发布首台量产透明电视 “新能源”深圳新能源行业发布5项联盟标准 “数字”数字孪生电网白皮书发布电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喜马拉雅”擅播电视节目,法院判赔40万 “专利”温州开通专利质押绿色通道 “荔枝”泸州首批“合江荔枝”地标产品上市 “孩子们”传承非遗文化“道德讲堂”走进南通八一小学 “天堂寨”皖鄂“天堂寨”商标之争画上圆满句号终归安徽省 “新药”我国原创新药专利首次授权海外制药集团

“中医药”300余位专家学者论中医药非遗保护与发展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小人物们的“非遗”梦》,如果您对小人物们的“非遗”梦感兴趣,请往下看。

编者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申报、审批的种种程序,专家学者的各种呼吁。可是,对真正传承着这些具体而微的艺术(手艺)的民间艺人却所知甚少。这促使我们不禁想走近这些普通的小人物,看看他们的真实世界。

他们都是最平凡的小人物,却和祖先留下的遗产相关

“非遗”对他们来说,是艺术,但首先是饭碗和生计

如何面对市场,在他们那里,不是理论,而是永恒的实践

虽然组织策划过诸多与民间艺术有关的活动,梁海峰对于自己的职业却“说不太清楚”。自从2003年以来,他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各种民间传统艺术的展览会上。“说得普通点,我是个活动策划者;说得洋气点,我就是个经纪人。”他这样调侃自己。

走进他的工作室,墙上贴着年画,桌上摆放着他收集来的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娟秀精致的刺绣、蓝白错落的蜡染、描金绘彩的葫芦丝,他一一展示着这些“宝贝”,随便哪件都能说出个道道儿来。

“困境”与“平台”

今年33岁的梁海峰来自东北,19岁那年,他孤身一人到北京闯荡,10年间干过广告策划和房地产策划。但是,这些工作并没有让他“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也越来越发现,这都不是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2003年,梁海峰离开房地产行业,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从这年开始,他与民间传统艺术打起了交道。他说,自己从小就对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感觉到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好”。“咱们中国有这些好的传统的东西,就应该流传下去。”

从2005年到2007年,梁海峰策划、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一来二去,他还真做出了名堂。不但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找他组织策划活动,艺术圈、媒体有他的朋友,光是能够联系到的民间艺人,少说也有100个。有了知名度,便有各种活动方找他策划,也引来一些民间艺人请他帮忙。

残疾女孩胡雪琪酷爱剪纸,18岁的她希望靠这门技艺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一直对她进行语言训练的马老师了解她的想法,今年8月,她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了梁海峰。当时,梁海峰组织了一个展会活动,让民间艺人展示、销售自己的作品。了解到胡雪琪的情形后,他有心帮忙,“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尽可能让民间艺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况且他们这种状况更是不能不帮。”

虽然组办方对于进行展卖的摊位已有规定,但梁海峰还是想办法为胡雪琪安排了一个位置,这让马老师她们感激不已。在展卖的六七天里,胡雪琪的剪刀、红纸吸引了大量围观者。然而,20元一张的剪纸,真正掏钱买的人却并不多。有人说,这些手工剪纸不如机器制作的好,而且机器剪纸的价格也要便宜很多。人们的话让胡雪琪很难过,她对马老师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人们也夸我剪得好。但他们不买,我还是活不下去啊。”尽管如此,胡雪琪却并不想放弃。

事实上,民间艺人的生存困境恰恰为梁海峰的“事业”提供了平台。怎样将民间艺术品推向市场,他自有一套逻辑。“如果我有一些工艺品,自己做得不错,但是人们嫌价钱太高,我就先低价卖出,然后再用这笔钱请人多做一些。这样一运作起来,名气也有了,费用也解决了。如果一直扛着价不卖,那别人也不会知道你,就更卖不出去了。自己做的东西成本不高,降价能卖的话就先卖出去再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艺人都能接受这样的想法。

艺术与商业

梁海峰认为,自己是“艺术”与“商业”两条腿并行。对于保护民间传统艺术,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从市场运作模式考虑,让它走入市场,让艺术品帮助艺人找生存的渠道。”实际上,他参与策划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展卖性质,他希望借此将艺术品推向市场。“艺人们看到自己的东西有人买了,自然会有信心继续做下去,也自然会吸引来徒弟。传统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地保护,而是让它们被市场接受,在发展中保护。”

来自陕西延安的冯山云退休前是一位文化工作者,擅长制做布贴。据他介绍,布贴在当地又叫作布堆画,起源于以前人们在衣服上打的补丁。后来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发展起来,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布堆画。看到冯山云和老伴制作的布贴,确有一种朴拙的韵味。为了寻求发展,冯山云来到北京,正好和梁海峰成了邻居。在农村生活过的相似经历,对民间艺术的共同爱好,让冯、梁二人成了忘年之交。

虽然冯山云一直认为,民间的原生态艺术不能脱离生活,要和市场接触,与生活同步。但他第一次真正与市场接触,则是通过梁海峰,而这第一次也让他受了不小的打击。冯山云有一幅得意之作布贴《大山》,抽象地表现了黄土地上的人们在生存中的压抑和奋斗。这幅得到行家赞赏的作品在展会上却并没有受到大众的欢迎,有人看到画中蜷缩着身体的人,竟然连声说:“猴子!猴子!”更让冯山云受不了的是,人们如果对价钱感到不满意,不想买,就随手将东西丢在一旁,丝毫不会顾及制作者的感受。他感慨不已:“市场原来是这么残酷的!谈什么艺术,首先得生存,得吃饭!”

冯山云的反应并没有让梁海峰感到意外。他知道,冯山云一直从事民间文化艺术的辅导工作,没有接触过市场,他也担心过冯山云会接受不了市场的残酷。可是转念一想,与市场接触是早晚的事,艺术品需要经受方方面面的考验。为了冯山云不致一无所获,梁海峰特意告诉他要带些小件的、定价比较低的作品来,后来果然是这些东西让冯山云开了张。

忧虑与希望

在交谈中,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生态艺术等名词不时出现在梁海峰的口中。“政府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这是第一次正式地把民间传统艺术摆到台面上来说。有了政府的支持是好事情,但最重要的是把保护落到实处。”他觉得,这不仅仅是政府给钱的问题,重要的是让艺术家们能够生存下去,让传统的东西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民族的艺术才能够真正得以传承。

除了策划展会,梁海峰还组织邀请了一批民间艺术家到中央美院做讲座,开设选修课。在课堂上,冯山云教授学生们布贴技法。当看到学生们做出既有传统韵味、又融合了时尚元素的作品时,他十分高兴。他说:“让学生们学习民间艺术,是希望他们掌握这种技法之后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民间艺术才能发展,才能传承。”

与民间艺术打交道让梁海峰乐在其中,但他也不得不考虑生计问题。虽然策划活动能够获取一定的酬劳,他却说自己的主要收入并不在此。“我常常是把自己的钱往里面砸,能把广告费赚回来就不错了。”他为别人做平面设计,还经营网站,月收入两三千元,相比于1998年时月收入5000多元钱,现在的生活只能算“还过得去”。不过,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很高兴。当然,他也考虑到了将来可能获得的经济上的回报:“艺术品也是商品,而且它与一般的商品不同,是能够保值的。”

尽管如此,梁海峰却不认为自己是个纯粹的文化商人。“我组织展会要考虑到民间艺人们的生存状态,尽量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那种打着保护传统艺术的旗号,实际上单纯是为了牟利的活动我才不干呢。”他说自己刚刚就推掉了一个活动,参加那个活动仅摊位费就要向艺人们收取几千元钱。

“我觉得自己的事业才刚开始。”梁海峰踌躇满志。以前说起民间艺术,人们不感兴趣,觉得很土,一些做房地产生意的朋友也对他说:“你搞那个干吗?那不赚钱。”现在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觉得人们比以前接受起来容易一些了。

梁海峰的日子似乎越来越好了。有了国家、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这对他的“事业”来说,无疑会锦上添花。不过他也担忧:2008奥运会之后,这股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潮还能否保持恒温呢?

(编辑:肖悦)

好了,关于“自己的”小人物们的“非遗”梦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