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万钢:破解经济结构性问题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如果您对万钢:破解经济结构性问题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感兴趣,请往下看。
2012年3月18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科技部部长万钢在18日下午的论坛中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之所以处在比较长时间的低迷的状态,主要的问题,还是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的问题。一个方面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第二个方面,是在全世界绿色发展的需求和目前产业结构,以及一些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之间的不平衡。而破解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恢复经济的增长,关键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万钢:尊敬的古利亚秘书长、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应主办方的邀请来参加这次会议,在会上看到了很多老朋友,也感到十分的高兴。
这一节我们讨论的问题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话题,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很好。因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从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年,差不多要进入第五个年头了。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起来,走出低估,重回增长,仍然是我们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在深思,当前世界经济之所以处在比较长时间的低迷的状态,我们想主要的问题,还是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结构的问题。我觉得比较明显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不平衡。第二个方面,是在全世界绿色发展的需求和目前我们的产业结构,以及我们的一些能源、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之间的不平衡。而破解这些结构性的问题,恢复经济性的增长,关键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重塑经济增长的引擎,要推动产业的变革。
早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初,中国政府就很敏锐的感到,科技创新对于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2008年年底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把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的力度,作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当中的四大措施之一,而且是一个最重要的措施。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快速的进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想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科技资源的总量在稳步的增长。近五年来,中国全社会的研发经费的支出,实现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从2008年,全社会研究经费的支出,在461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610亿元,占国内生产的总值的比例,也从1.54%,提升到了1.83%,总量居世界的第三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就是我们企业的研发支出,在这里占了70%以上,也就是说去年全社会研究开发资金的支出,其中有74%是由中国的各类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所支出的。
第二,科研的产出也大幅的增长。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的国际科学论文和专利的授权总量已居世界的前列。中国科学论文发表的数量居世界的第二位,被引用的数据也占了世界的第七位。更可贵的是,中国在发明专利的授权量,目前居世界的第三位。申请国际专利增速的排名名列世界前茅。今年,中国的中兴和华为两个企业,分别在世界申请发明专利的总量占第一位和第三位。与此相适应的,全国技术交易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764亿元,增长了22%。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的创新成果。大家看到了中国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成功交会对接,也看到了中国的交融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蓝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全部采用了自主研制的芯片,能耗是明显的降低。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中国农业创新取得了新的突破,杂交水稻超过了每亩产900公斤的新纪录。农业作物的粮种的覆盖率超过了95%,所以促进粮食生产,实现了八年增,连续五年超过了万亿斤。特高压输变电,电解铝的制备轻工业等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的企业,高技术的产业总产值达到了8.8万亿元,出口5490亿元,增速都在10%以上。新兴产业的示范应用工程,比如说推广半导体照明LED的应有试点城市,应用的灯具超过了420万载,每年可以节约4亿千瓦时电。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当中的示范城市,已经运行的各类电动汽车达到了17000辆,我这里所谈的是公交汽车。六个私人使用的试点城市推广了四千余台私人用的轿车。金太阳科技示范工程的总装机两超过了1300兆瓦。中国提出的第四代无限通讯的标准TD—LTE被确定为国际标准,已经在六个城市开展规模性的试验。重大创新的药物取得了进展,为防止肝炎、爱滋病等这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适应中国实现全民医保的需求,我们推广了三百余项健康试用的技术,覆盖了17个省和85个县级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了六百余套新的数字化医疗产品,使这些基层的医院能够具备了实现医疗信息化的条件。
中国88家高新技术开发区,2011年实现了营业总收入13.16万亿元,工业增产值增加了2.7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4%。
女士们、先生们,虽然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但也必须看到,在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方面,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比如说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持续上涨,绿色能源应用不足,食品供应量的质量和数量需求的提升,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保持粮食安全的要求也随之增长。人民对于医疗和健康的需求增长,老龄化的社会日趋扩大,人口健康的科技水平也急待提高。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我们的劳动力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线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加无线网络,加应用商店的运营方式,不仅给传统的产业模式,也对我们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新的挑战。
就中国科技自身的发展说起来,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原始创新方面,我们原始性科学思想还不多,主动的提出先导性的研究方向,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比较弱,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还缺乏应对新的产业变革,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能力,对重大产业技术路线变革导致的创新产业的竞争的准备不足。在应用推广方面,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比如风能、太阳能,中国的产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上第一,但是我们的应用严重的不足,国内市场开发不足,对出口的依赖比较大。还没有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较大的支撑。中国的科学技术要应对挑战,缩短差距,更好的承担起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第二,是不断扩大科技的开放合作。
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增强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着眼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强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我们要围绕着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来部署创新链条,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各个环节。我们要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更要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扩大科技的开放合作,核心是要使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主动的融入到全球的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当中去。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各国家在解决科学技术的问题上,都不能包打天下,要消除技术限制和壁垒,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尤其是在一些共同问题,比如说解决气侯变化,粮食危机,能源紧缺等全球性的问题上,更需要加强国际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运用的法律法规和执行能力,来推动全球创新的交流合作,这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在这里,我愿意为大家提供三个数据,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已经占到了世界第三位。2011年,中国的技术市场的规模达到了4760亿。第三,按照中国高等法院的报告,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审结率提高了30%左右。这说明中国政府十分注重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的建设,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我们还需要继续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公平的环境,吸引各国的企业和人才来到中国创新创业。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聚会虽然短暂,但是我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倾听各位对于科技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但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在目前处于压力的世界经济,绘制一个美好的途径,去寻找新的引擎。中国有句古话: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告别严寒,播种希望的季节,我衷心的祝愿,在这个春天里召开的座谈会,共谈科技的创新,一定能为全球经济走出低估,迈向更高的目标设置一个新的起点,希望我们共同的努力,谢谢大家。
好了,关于“中国”万钢:破解经济结构性问题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