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关键 阿里巴巴售假舆论继续发酵 阿里已下架百万假冒商品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标准、知识产权和质量相关文件宣贯电视电话会议 河南省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抽检30批次 1批次不合格 山东省抽检19批次木工机床产品1批次不合格 海宁企业积极申报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2020年中国版权年会在珠海市举行 河北衡水市2家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获省级认定 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将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保护环境整体向好 核心专利彰显价值 “猴姑”侵权案终审有果 企业应重视商标布局 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落户上海自贸区 广西平果市抽检海鲜这家店4批次不合格,抗生素超标近20倍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水彩笔产品不合格率为6.7% 中英版权人士聚焦“数字时代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和执法”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糕点样品75批次 不合格4批次 浙江省政协委员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期盼政策加码护航 网络供餐应有实体店 专家称外卖乱象亟需整顿 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管局:24件餐饮环节食品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宁夏质监局抽查30个批次混凝土路面砖样品不合格13批次 三星状告英伟达专利侵权、发布虚假广告 潍坊市食药监局抽检餐饮环节食品19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272批次 不合格8批次 湖北武汉市取消发明专利申请补贴 两个“公牛”顶牛,究竟谁更“牛”? 安徽省利辛县抽检食用农产品386批次样品 不合格6批次 陕西省质监局抽查40批次木家具产品 不合格8批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品牌工作有力推进 固定是否为视听作品的构成要件? “华龙一号”英国项目计划2022年正式开建 安徽省食药监局: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专利纠纷和解 苹果在德销售设备不用移除流媒体 JPO推出商标申请快速审查机制 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照片的版权纠纷案在都柏林被驳回 四川成都高新区签约将打造“国际网络视听版权交易平台” 建行北京分行与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韩国外汇银行提交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46项专利申请 贵州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7批次电缆桥架产品 1批次不合格 甲骨文寻求重新审理SAP知识产权窃取案 知识产权助磁浮列车刷新“中国速度” 江苏丹阳将设快速维权中心保护眼镜专利 山西发布“审理卡拉OK著作权纠纷案件指导意见” 贵州省食药监局抽检白酒156批次样品不合格7批次 甘肃省紧急叫停8批次不合格化妆品 安徽抽检:9组电暖器、电热毯不合格 湖南岳阳临湘市市监局推动知识产权裂变赋能 襄阳华谷酒业公司产品老白干酒不合格 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第一批)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饮料74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假“维密”“香奈儿”大行其道,谁是推手

据报道,近日,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冒“维多利亚的秘密”“香奈儿”等知名品牌包袋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涉案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店销售的尾单、海外代购的维密、香奈儿品牌包袋中,有不少是嫌疑人在作坊内杜撰设计的“限量款”。

假冒商品横行,早就不是新闻。放眼国内,一些地方俨然成了造假基地,“专业”生产假奢侈品。比如有媒体报道,辽宁鞍山海城市南台镇拥有着被称为全国三大箱包市场之一的箱包专业市场,记者暗访发现,当地市场内多个商家在做着制售假名牌包的生意,从做版到生产、包装,再到假冒报关手续及防伪芯片……已形成造假流水线。

造假售假,大行其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个细节值得一提,当地多名从事制假售假的老板告诉记者,打假基本是外地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发出去的货追查到南台,很少看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打假。那么,当地监管部门在其位为何不谋其职?

应该说,相关爆料需要查证,但其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需要警惕。监管部门对造假者网开一面,充当造假者的保护伞,既有可能是相关人员从中拿到了好处,中饱私囊,也有可能是纵容造假可增加当地的利税和就业岗位等。无论出于何原因,这种做法都是恶劣的,涉嫌违法犯罪。

其实,面对造假售假,特别是随着监管技术的升级,监管部门只要稍微尽心,就能大有斩获。比如,此次上海警方成功侦破的特大制售假冒“维多利亚的秘密”“香奈儿”等知名品牌包袋案,其背景便是今年4月,上海警方通过大数据研判发现,某网店对外销售的多种知名品牌包袋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存在售假嫌疑。警方经过鉴定,确认所售包袋为假货,随即立案侦查。

必须瓦解制假售假产业链,铲除该产业链恣意生长的病态土壤。无论任何地方都不能容忍造假售假,特别是在那些饱受舆论关注的地区,更需要用雷霆行动铲除造假土壤。此外,也需要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锻造令人信任的营商环境,打造值得期许的法治环境,才能真正改变掉不良名声。

仿冒名牌包等奢侈品,并不是某些地区的“专利”。哪里有造假现象,哪里就应该主动作为。形成合围之势,不让造假蔓延,更不让造假现象扎根,这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故此,要彻底消除造假售假现象,还需要有关部门真正意识到造假与经济发展不兼容,与国家发展不兼容,更与法律法规不兼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