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市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5类食品208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双链监管 社会共治——中国发力整治网络侵权假冒行为 国家食药总局通报大润发1批次食品标签不合格 美国版权局尚未决定未来的《数字千年版权法》 规范食品“小作坊”,还须监管“大作为” 广东茂名: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宣传活动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澄清商标诉讼进行仲裁的问题 韩国监管机构称高通专利授权违反竞争法 北京市抽检8类食品631批次样品 不合格4批次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工商局:28批次箱包类商品抽检不合格 西班牙公司起诉OPPO侵犯天线技术专利权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来疆审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 浏览量动辄上百万,退货率高达70%……直播带货为何屡屡翻车 湖北孝感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广交会接近尾声 中细软集团将知识产权保护进行到底 专利技术为抗战胜利大阅兵增光添彩 首批商标注册证核发 江苏宿迁商标受理窗口服务提档加速 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两千九百八十四件 贵州省食药监局抽检饮料11批次 不合格样品1批次 土耳其公布走私车辆及侵权货物储藏方面的规定 “专利纸”变“发展金” 知识产权证券化“南京模式”成效初显 印度专家介绍机密信息与商业秘密 英国高院下令ISP新增封阻53家盗版网站 国家版权局:录音制品3个月保护期意在杜绝垄断 甘肃省培育保护道地药材“金字招牌” 山东青岛31家游泳场所水质不合格 英派斯等上榜 江西省食药监局抽检2类食品171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四川省成都市工商局抽检:1批次水嘴流量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陕西省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贵州省公布2017年下半年抽查检验情况及不合格药品的情况 专家探讨如何为非传统商标提供保护 山西省大同市抽查86批次食品 不合格9批次 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社会公开《依法合规经营承诺》(第一批) 美国专利商标局允许人们提交植物专利申请和相关文件 索尼因专利侵权成被告 遭索赔800万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10批次自行车产品不合格1批次 “伪证”背后:“双面”三星的专利策略之殇 李克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促进各类企业在创新转型中共同发展 北京东城工商分局深入查处侵权行为 商标监管“四点共圆”提服务品质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食药监局抽检食用农产品33批次不合格2批次 6月进口不合格食品公布 12批次乳制品上黑榜 福建省福州市知识产权局赴罗源县开展联合专利行政执法 全省截至7月底发明专利申请1.07万件同比增长18%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70批次食用农产品 2批次不合格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凤涅酒等3批次酒类产品不合格 侵犯奥运会知识产权事件多发 法院在知识产权界定中的作用 Apple Music入华掘金:版权竞争力不足 低价难吸金

湖北:打通校企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65项技术需求、300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近日,2019年湖北省产学研合作对接重点地区专场暨仙桃市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现场,来自高校的相关专家和111家仙桃企业代表面对面签约5项市校合作项目,13个校企合作项目。

此次活动是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高校运营(武汉)试点平台(下称试点平台)的力推下,在高校院所与仙桃企业之间,促成了技术供需双方深度的长期合作。

“该试点平台的建设依托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三家承建单位,以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为特色,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专利导航、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与预警、知识产权挖掘与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技术运营转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市场化运作。”试点平台运营主体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下称中部知光)董事长、总经理罗林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试点平台自2018年7月获批至今,目前已聚拢国内200余所高校,海外10个国家、30余家科研机构,发掘和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资源为校企搭建起一座座合作桥梁,通过对高校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校企合作破解发展难题

“高校专利众多,但是很大一部分无法与市场对接,科研成果无法落地。”罗林波表示,中部知光作为高校知识产权运营和成果转化机构,此前专门组织5个专项工作组,实地走访仙桃地区重点行业企业,累计收集107家企业的73项技术需求,27项资金需求,65项人才、政策培训等其他类需求。在此基础上,中部知光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渠道,面向全国高校院所发布技术需求,并带领部分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对接洽谈,促成了一个个校企合作成果的诞生。

“我们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质、矿产等学科上的优势,将材料纳米化,利用实验室研发的特殊矿物质合成矿物纤维,加入刹车片中提升摩擦性能。同时,采用增润性的石墨等材料,改善刹车性能。”此次与摩擦一号汽车科技(仙桃)有限公司(下称摩擦一号)签约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教授侯书恩介绍,近年来,他带领技术团队专注刹车片研发,已经拥有10多件发明专利,并获得2项湖北省发明专利奖二等奖,下一步,将于摩擦一号合作将专利转化为产品。

此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摩擦一号还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创新研究基地,并受湖北省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60人的刹车片研发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即便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摩擦一号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优质的产品质量,2018全年出口量依然增长了60%。

“将高校研发成果与更多的企业对接,让研究成果落地,既提高了企业研发实力,也能提高高校专利技术产业转移水平,可谓是双赢之举。”侯书恩表示。

出台政策解决后顾之忧

作为“科教大省”,湖北一直在探索如何将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6年,湖北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在鄂高校将知识产权内容列入教学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高校设立知识产权专业或学院;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集成攻关。

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潘牧教授团队研发的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材料的制备、量产技术,在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随后,武汉理工大学以2000万元的价格,将该专利作价投资入股武汉理工新能源公司,经过10多年的经营,该公司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燃料电池膜电极产品的供应商。2017年10月,深圳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以9000万元全额收购武汉理工新能源公司股份,并于2018年达成股权转让协议,此次校企知识产权的成功合作,在湖北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要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梗阻,只有科研单位和企业两个主体一起发力,行政机构和司法部门一起推动,中介机构和市场服务机构一起努力,才能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科研成果转化、转移新局面。(柳鹏、李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