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扬州召开 “网络”5G发展冲刺智能时代来了 “品牌”通用84年老品牌庞蒂克正式倒闭 “技术”专利买卖也能上网了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持续创新完善护航经济发展 “数字”“水印”利剑是否能斩盗录“毒瘤”? “知识产权”试论新发展理念下审协中心的服务新模式 “国货”这些国货为啥让人着迷?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周年】上海: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 “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上海”《仙剑奇侠传》制片方对簿公堂 “游戏”VR内容: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 “压缩空气”“大电池”释放大能量 “措施”著作权法修订应完善技术措施条款 “电影”修复电影:版权还是邻接权? “孤胆”“批片”扎堆,风险很高 “中关村”如何打造中国的“百老汇” “山西省”山西资助优秀专利技术推广发明专利优先 “农业”加快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支撑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波音”悬浮式全方位3D打印技术获批专利 “北京”30余万种出版物将亮相第10届北京国际图书节 “融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助力文化企业 “华为”何必在低端市场拼得头破血流 “知识产权”粤港澳知交会促成知识产权交易逾17亿元 “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数字”数字出版:多方来布局市场待掘金 “知识产权”[新春走基层]老国企的乔迁之喜 “广安市”4G开启智慧城市新生活 “商标”小微企业要抓创新发展的“根儿” “药品”修正药业“斯达舒”被指商标与药名混淆 “青州市”山东青州积极推进专利质押融资工作 “海信”海信:集成创新铸就中国品牌 “盘锦”多彩GI(辽宁篇) “科技”首都科技服务业协会在京成立 “化学”LG化学与星源材质合作:出口分离膜专利技术 “冬奥会”专利,筑牢冬奥安全防线丨科技冬奥进行时 “作者”增加追续权,平衡作者与艺术商利益 “知识产权”吕薇:关注知识产权,真情从未走远 “中国”JohnRussell:想走出去必须重视知识产权 “首钢”自动驾驶让冬奥更智能丨科技冬奥进行时 “卡拉”工行封杀第三方支付企业“拉卡拉” “专利”湖北一企业39项专利换回3亿贷款 “标志”论地理标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重庆”知识产权作抵押发明专利助药企获贷 “创意”版权资本盘活创意产业 “滤镜”2014PhotokinaNiSi耐司携专利新品参展 “专利”创新驱动的桥梁,万众创新的宝藏 “河南省”河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迈向常态化 “专利”让专利质押从“小众”变“大众” “亿元”自主创新抢占未来发展高点

“标志”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在扬州召开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焦作天目瓷:秉承古韵谱写新篇》,如果您对焦作天目瓷:秉承古韵谱写新篇感兴趣,请往下看。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金秋十月,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走进河南焦作天目瓷研究所,只见院落里的展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瓷器。有的瓷瓶身上曜点灿若星辰奥妙无穷,有的茶盏底部星星点点波纹闪动,注入红茶后,瓷器图案色彩变幻,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失传已久的焦作李封天目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曾被无数文人墨客称赞的天目瓷重见天日,河南焦作天目瓷研究所所长柯君丽作出了很多努力。

潜心六年技艺重现

天目瓷是对我国古代铁系黑色釉陶瓷的统称。焦作市李封村天目瓷起源于唐,历宋、金两代鼎盛,为世人瞩目。后因战争,技艺失传。目前,世上仅存的3件宋代曜变天目茶盏为日本珍藏,视为国宝。

柯君丽在焦作李封村姥姥家长大,幼时的她和小伙伴在村中涟深河边玩耍时,经常会发现一些碎瓷片,也听村里的老人讲过陶瓷的故事。2008年,在郑州经营一家字画艺术馆的柯君丽,偶然间得知自幼生活的地方竟然是天目瓷的故乡。这一发现让她非常激动,她一次次回李封考察,希望能对天目瓷进行挖掘和传承。

柯君丽开始收集、研究、挖掘天目瓷,并向国内古陶瓷专家耿宝昌等学习请教,还结识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孙新民、赵文军。“河南已经挖掘了钧瓷、汝瓷,以及焦作的绞胎瓷,而黑瓷却沉寂无声。一定要让李封天目瓷重见天日。”她暗暗下定决心。

2008年,柯君丽与焦作大学共同研究,探索拭烧天目瓷,但成品率特别低。“黑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窑变,也称曜变。但天目瓷上面的结晶釉不易掌握,加上氧化铁含量很高的胚体难以承受高温,批量生产难度很大。”柯君丽表示,但她毫不气馁,继续和研发团队一起攻克难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8月,经过72个小时的高温洗礼,象征着富贵吉祥、长寿纳福的天目瓷玳瑁斑小碗成功出炉,等候在窑炉旁的柯君丽喜极而泣。经过6年的苦心钻研,上万次的反复实践,终于成功出炉了油滴、兔毫、鹧鹕斑、玳瑁斑、天目星、铁锈花、曜变等七大系列天目瓷,失传的技艺再放异彩。

在焦作中站区古朴典雅的一方小院里,记者看到工艺师们正在进行拉坯制作。先进行素烧,烧制一天,上釉后再进行二次煅烧,而一件天目瓷一共需要72道工序。柯君丽介绍,天目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偏差,成品就会擦肩而过。后来,他们采用了红外线测温,并避开风、雨、雪天气。“瓷器表面形成星状结晶体,在光的折射下呈现夜空星辰般的效果。看这件曜变天目瓷,晶体灿烂夺目,像盛开的水晶花一样。”柯君丽手捧一个茶盏,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2009年,柯君丽制作的天目瓷“浩瀚星空天圆瓶”“百花齐放曜变红花盘”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2014年,包含茶具系列、赏品系列等一百多个品种的李封天目瓷在北京国艺美术馆一经展出,立即引起收藏家的赞叹,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传承古韵创新不止

天赐国色承古韵,日曜神彩谱新篇。2014年3月,河南天目瓷文化有限公司成立。在焦作市中站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焦作天目瓷研究所也顺利成立,专业从事历代天目瓷的研究与修复,特别是对唐宋以来各大窑口所烧制的天目瓷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推广。

“在挖掘的基础,要对古老的技艺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柯君丽和她的研发团队进行大胆创新,在传统基础上,研制开发出宝石兰釉、银油滴釉、彩云釉、铁绣花釉瓷等多个品种,既不失传统天目瓷的艺术风格,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目前,他们已经创新开发出茶器、文房四宝、艺术陈设、收藏品、大师名作等系列200多个品种。

创新无止境。如今,油滴、兔毫、毫变纹、玳瑁、类鹧鸪斑、铁红、金砂石等天目系列产品也相继研发成功。“由于烧制产品温度有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就会千差万别,绝无重复,每一件都称得上是孤品,都极富收藏价值。”柯君丽告诉记者,她们开发的茶具系列深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汝瓷、钧瓷盛名在外,而天目瓷养在深闺人未识,只被一部分爱好者和收藏者知晓。这需要我们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焦作天目瓷的历史与价值。”柯君丽介绍,“群星荟萃天球瓶”“玉壶春梅瓶”曾斩获焦作市文化遗产精品金奖,“十月硕果”产品等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七彩梅瓶”“秘色碗”“油滴壶”也获得中、日两国共同举办的“心语神工”艺术与手工艺学术交流展优秀作品一等奖。

如今,研究所拥有工艺美术中高级职称的人才近10人,成立了以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为主体的“传统工艺制作组”,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不定期举办培训活动,组织、培养年轻一代到现场学习,亲身感受陶艺乐趣,为陶瓷艺术储备后续人才。同时,研究所还与焦作大学艺术系共同成立了天目瓷教研基地,挖掘和培养人才。

“天目瓷植根于焦作,和山阳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要将天目瓷做成代表焦作品牌、独树一帜的文化产业。”柯君丽表示。(本报记者李建伟通讯员张新宇)

(编辑:侯岭)

好了,关于“天目”焦作天目瓷:秉承古韵谱写新篇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