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读客将以版权入股的方式参与电影拍摄 “甘蔗”云南省甘蔗所将在广西北海建甘蔗新品种材料展示繁育基地 “琼瑶”郭敬明、于正就抄袭事件道歉 “建筑设计”淄博查处3起安装使用盗版软件案件 “品牌”南京:全力实施商标战略加速打造品牌经济 “包头市”内蒙古:专利技术产业化助推包头经济发展 “銮驾”根植于悠久渔业历史北塘颤銮驾申报非遗 “安徽省”上半年皖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跻身全国十强 “产品”巴中市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专利申请”全球专利申请量十年来首次下降 “报业”新闻出版总署:我国报业发展迅速发行量增80亿份 “安吉”浙江安吉工商成功处置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成都市”成都著作权登记及资助数量大幅增长 “艺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年推出百部精品 “学生”济南大学工程硕士班:一个有18项专利的班集体 “法国”法国欲向谷歌征税保护网络新闻作品版权 “国酒”关于“国酒茅台”商标注册引发的思考 “海关总署”外企侵犯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案渐增 “商标”肯尼亚商标注册部门集中清理过期商标 “著作权”与网络技术开发应用有关版权纠纷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波特”《哈利•波特》系列电子书登陆国内市场 “石狮市”石狮5家企业申请升级“清零”奖励 “成都”全球最大医疗研究服务公司西部运营总部落户成都高新区 “海洋”深海焊接技术不再是外国专利 “音乐剧”音乐IP开发:只有情怀怎么够 “专利”走企业需求之路西南大学专利申请量6年增长6倍 “作品”“偶得”作诗,版权归谁? “门头沟”“人工智能产业园”落户门头沟 “茉莉花茶”福州茉莉花茶将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万元”资阳市工商局助推商标权质押贷款实现零突破 “商标”工商部门十大假冒侵权典型案例公布 “项目”第三批合肥市级非遗名录公布 “春酒”“芦台春酒”获国家地理标志 “林业”林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已收录专利29.6万余件 “商标”云南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9件地理标志商标创纪录 “版权”让KTV下架歌曲是堂版权保护课 “安防”专利筑牢安防行业“防护网” “上海市”上海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半年同比增逾七成 “版权”李小龙题材片《截拳道》国外版权超百万美元 “崂山”崂山:实施商标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 “建筑”给建筑运维开张“处方单” “北京地区”北京科普经费超20亿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 “专利”中兴每年投千万重奖员工专利创新 “大鲵”“张家界大鲵”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巴拿马”茅台被指没拿过巴拿马金奖私造奖牌注册商标 “社交”国内首家社交型阅读社区书客上线 “天津市”天津出台多个政策助力科技企业融资 “声音”我国首例声音商标初审公告发布 “判决”法官:伪劣商品和知产侵权相伴而生 “农药”多方探讨农药知识产权网上保护

“版权”读客将以版权入股的方式参与电影拍摄

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专利与雾霾的较量:全球抗击雾霾的那些事儿》,如果您对专利与雾霾的较量:全球抗击雾霾的那些事儿感兴趣,请往下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中意境朦胧的美景,如今已成为现实城市中雾霾污染的真实写照。12月1日,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在秘鲁利马举行,防治雾霾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雾霾污染,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的梦魇。如何防治雾霾污染,一些国家在技术研发、运用专利、完善政策等方面持续不懈地努力,在与雾霾“斗法”中获得了初步的胜利。

靠技术摘掉污染帽子

“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正如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所细致描述的那样,伦敦的雾霾已经使英国首都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运用了多种创新的技术来治理空气污染。

“雾都”的形成,原因并不复杂。19世纪的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据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因严重雾霾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人。支气管炎、冠心病、心脏衰竭、结核病、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195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由比佛爵士领导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雾霾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经过1年的调查,该委员会于1954年发布了著名的《比佛报告》,确定污染物的主要成因为煤炭燃烧的排放。此后,英国迅速成立了清洁空气委员会,并于1956年出台了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大气净化法案》,要求改造传统燃烧煤炭和木材的方式,关闭在伦敦城内的火电厂,工业企业必须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等措施。

从那时起,英国政府下决心治理雾霾,大力发展环境监测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并一直沿袭下来。自1961年开始,英国应用自主研发的专利设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由450个组织、1200个监测点的大气监测网,平均每小时对烟尘与二氧化硫采样一次,每月测降尘量一次,其中伦敦、爱丁堡、谢菲尔德3个城市被列为重点监测区。同时,大力推广环保专利的应用,对控制伦敦的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工业大国的德国,同样也经历过一段雾霾污染的日子。40多年前,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雾霾横行,河水恶臭,酸雨肆虐。德国治理雾霾等污染,同样是依赖技术研发,在以专利先行,大力应用新能源、绿色环保技术专利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如对小汽车、轻型或重型卡车、大巴、摩托车等各类车辆都设定排放上限。近年来,欧盟委员会又开始对部分新款公交车和重型卡车执行“欧6”排放新规。按照“欧6”标准,欧盟境内部分公交车和重型卡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含量要比此前执行的“欧5”标准分别低80%和66%,这里面包含了大量专利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严格大型锅炉和工业设施、机械设备的排放标准。对于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制定更严格的监管标准。根据指令,燃煤电厂的运营商必须出示使用先进环保技术专利并证明对环境影响的减少,以此获得继续经营的许可,否则将被关停。

在因工业排放造成的雾霾面前,美国一度也未能幸免。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雾霾烟雾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数百人死亡的惨剧。对此,美国政府在大力提倡技术研发、专利运用的同时,授予环保机构立法、执法、处罚权,从行政管理上迫使污染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走出一条绿色环保之路。1997年7月,美国环保署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且得益于专利设备的应用,在2006年对标准进行了完善,实现了对全国环境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并在政府官网上公布当天pM2.5监控结果和次日的预报数据。使用研究机构开发的软件,民众还可以下载手机应用,随时查询自己所在地的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状况、pM2.5值和臭氧监测数据等。

事实上,有过相似经历的还有意大利、巴西、日本等,也都在治理雾霾污染的过程中通过专利研发和应用,有效控制了污染物排放,逐步向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环保新技术进行生产的方式过渡。

靠政策推进产业升级

诚然,治理雾霾需要先进的技术,而通过立法和完善政策来促进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同样是重要的。纵观多国在治理雾霾的进程中,无不是通过立法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抑制了落后生产方式的使用,提倡了绿色环保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使得雾霾治理得以在制度轨道上稳步前行。

遭受雾霾影响很深的英国,196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1968年,英国政府对《清洁空气法》进行了修订和扩充,赋予环保主管部门更多管理方面的权限。1974年,英国政府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要求采用新技术限制油品中硫的含量。1980年起,英国政府陆续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倡使用先进技术,减少大气污染,其中包括1981年颁布的《汽车燃料法》,1989年颁布的《空气质量标准》,1990年的《环境保护法》,1991年的《道路车辆监管法》,1993年的《清洁空气法》,1999年的《污染预防和控制法》,这使得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伴随着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从1975年起,伦敦的雾霾天数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近年来伦敦基本上已有效治理了雾霾,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的绝大部分用来作为技术研发费用,来改善公交系统。2008年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案》,政府承诺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到2020年将削减26%至32%的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其中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风能、潮汐能占30%,核能占10%;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的排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

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的巴西,从20世纪60年起,就把采用新技术治理雾霾行动的环境保护举措写入宪法,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法律范围,严格执法和惩处。同时,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和协作,推行严格的环保官监察制和环保许可制,拒绝将经济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上。1985年至1994年,重点控制主要污染源头企业的“三废”排放。在20多年时间里,巴西企业共投入10亿美元用于治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今大气颗粒物排放量仅为当年的1%。

在欧盟,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对可吸入颗粒物上限作出严格限制。一旦浓度超标,欧盟成员国均有义务启动自己的“空气清洁与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中,其中重点,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专利运用减少排放,例如给汽车安装专利微粒过滤装置等。

空气污染之下,无人可做看客。治理空气污染,应树立人人有责、刻不容缓的意识。令人欣慰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从政策、法治、技术等方面作着不懈的努力。应该说,是专利为治理雾霾带来了希望,让人们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地呼吸,正如零点乐队的一首《冲出雾霾》的歌中所唱“……欲望不能没有底线,给未来留一点点空间,还天空一片蔚蓝,把一切还给自然!”(本报记者赵建国)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报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好了,关于“伦敦”专利与雾霾的较量:全球抗击雾霾的那些事儿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